李长安:户籍改革提速,释放强劲动能

2019年04月10日 08:10   来源:环球时报   李长安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放宽大城市户籍的政策备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速。自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后,2016年9月国务院又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又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提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在很长时间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都进展缓慢。根源就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担忧非户籍人口的涌入,会加重当地的财政负担,导致交通、教育等公共资源的紧张。其实这只是看到了非户籍人口作为“消费者”的一面,忽略了他们作为“创造者”的角色。事实证明,绝大多数非户籍人口对当地的贡献远大于消耗,这也是流动人口越多的城市经济越发达的原因所在。

  从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来看,不仅要求落户条件越来越宽松,而且放开放宽落限制的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此次《重点任务》中,甚至如北上广深这样一向以落户条件严苛的超大城市,也被列入需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的范围之内。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户籍制度在经历四十余年持续性的改革之后,已经到了全面改革和更加重视政策落地的新阶段。

  近期户籍制度改革动作频频的背后,其实反映出当前扩大消费和投资、稳定增长的客观需求。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已经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降到目前的6.5%左右。在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速方面,均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9%,为1995年有历史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0%,增速创2003年来新低。

  城镇化是增加消费、扩大投资,最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水平已经从四十年前的18.96%,达到了59.6%的规模。与此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带来庞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10%。

  具体来讲,城镇化将使居民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考虑到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3倍左右,农村人口城镇化将使他们的收入大幅提高,从而带动消费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将拉动基建、住房、医疗卫生等投资的增长。有关研究表明,每一个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将带动13万元以上的公共设施投资。

  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吸纳更多非户籍人口在当地落户,是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重要举措。对于各城市而言,应该跳出本地财政仅由户籍人口专享的狭隘思维,恢复公共财政为全体民众服务的本质。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