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40年之变,看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

2019年01月22日 07:34   来源:法制日报   秦平

  1月2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春运正式拉开序幕。

  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发轫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改写了一代普通中国人的命运。大量不再甘于贫困的农民,借改革的春风从乡村涌入城市务工,年年岁岁,他们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为节点,进行着规律性的流动,从而产生了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1978年,香港《明报》刊文称,“回家的人潮已经把广州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1980年,“春运”这个新词正式出现在了中国第一大官媒——《人民日报》上。

  曾经的春运,对很多普通的打工者来说,代表着希望更预示着艰辛,买票难、上车难、旅途更难,疲惫与折腾让人们对春节回家望而却步。曾经的春运,对政府和铁路部门来说,是麻烦更是考验,运力跟不上,黄牛党遍地,各大火车站治安案件高发,春运成了我国社会治理一大难题。

  然而,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悄悄发生着变化。如今,人们已不再把春节回家视为畏途,买票没那么难了,人们考虑的已经不是能不能买到票,而是能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票。曾经人头攒动、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如今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发生这种变化,要首推科技的力量。购票网站和手机App的推广,减少了人们购票时彻夜排队的痛苦和大量人群聚集的危险;高铁的全面开通,极大提升了铁路运力,节省了路上的时间,也为旅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实名制、人脸识别、全景导航等高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让春运时的火车站旧貌换新颜。

  当然,40年来,人们的观念也在变,春节的符号已不仅仅是挂在家门口的红辣椒、贴在院门上的红福字,只要家人团聚,在城里一样可以过一个幸福年。

  可以说,40年过去了,我国春运难题正在慢慢化解,春运正在从社会痛点变成民众可期待的民生福利增长点。如果说,春运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么化解春运难题正是在满足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春运从难变易,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40年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稳定,人民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正在共享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