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吞噬生命,刺痛城市的良心

2018年08月21日 11:37   来源:东方网   叶祝颐

  8月20日上午,大连气象台官方微博连续发布数条各区暴雨红色预警。据大连交警部门消息,大连市区积水严重,一男子在积水中触电身亡。(8月20日《新京报》)

  一场特大暴雨正在席卷半个中国,特别是城市内涝严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不仅大连市区积水严重导致市民触电身亡,还有报道说,河南商丘一处供暖管道工地周围未放置警示标志,暴雨导致路面积水淹没坑洞。两名女孩不慎掉入深坑,令人略感欣慰的是,两名女生被附近商家救出。大连市民积水中触电身亡令人痛惜,商丘市民暴雨中守望相助让人感动。

  生命是宝贵的,大连积水触电事故正在调查之中,商丘相关部门对深坑不设置警示标志也应依法追责。不过,现代化的城市为何一遇暴雨就内涝严重,屡屡上演“看海”奇观值得追问。

  应该承认,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埋在地下的管网工程确实不显眼;与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相比,地下管网的社会效益显现比较慢。但是政府没有理由忽视地下管网建设。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关于城市下水道,我国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这样说过:“检验一个城市是否发达,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来。”

  在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的房子越盖越高,马路越修越漂亮,但是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一些地方暴雨频发,固然有天公不作美的自然因素,但是每逢暴雨,城市“看海”、汽车抛锚、岸上捕鱼的场景就会重演,一些城市还发生了人员伤亡的悲剧。

  面对暴雨淹城的质疑,一些城市往往以“暴雨多少年一遇”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缺陷辩解。前几年一场大雨让南京成为一片泽国。对此,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排涝防汛设施不能以极端天气的表现来检验,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标准、办法来检验,南京的排水管道设计符合国家规范。城市地下管网设施不能应对暴雨袭击,职能部门负责人还以“国家规范”来推卸责任,显然没有说服力。某些干部只想着城市的面子,罔顾城市的“里子”,热衷于打造夺人眼球的形象工程,而不想着把纳税人的钱用来投资实实在在的地下排水设施、良心工程。政府部门选择性作为,如何让人信服?

  曾有消息说,武汉因为地铁施工,清末铺设的水管退役。百年前铺设的水管至今正常使用,从未爆管,我们现在的下水道为何常常爆管、堵塞,城市逢雨必淹,这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民生优先”的口号常常挂在某些人的嘴边,有的地方有的人为何光说不练呢?其实,把地上的形象工程与地下的“城市良心”放在正义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谁缓谁急,并不是一个疑难问题。政府热衷投资形象工程,不愿意投资公共设施,更不愿意优化地下管网,实际上是政绩观错位、形象观异化。相关部门为何不可以放缓上马形象工程的步伐,把打造形象工程的热情转移到民生小叙事上来。

  频繁内涝已经敲响了城市建设的警钟,中央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与排涝防洪效率纳入官员政绩评价体系,督促地方政府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发展观念,纠正“重建设轻维护”的市政管理模式,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地下,完善地下管网系统,增加城市排涝、防洪能力,提高城市应急水平与专业救援能力,让市民少受“看海”之苦。如此,才能增加民众安全感、获得感,体现执政者的良心与责任。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