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被骗凸显防电信诈骗存短板

2018年01月18日 12:11   来源:红网   徐林生

  据《广州日报》日前报道,在广州某高校做科研工作的女博士小饶1月初遭遇电信诈骗,在假冒“公检法”工作人员配合默契的骗术下,她连续5天向诈骗方账号汇款85万元。这一消息引发各方吐槽。

  这不是博士第一次被电信诈骗,此前已多有报道,连北京某高校一级教授都曾上当被骗超千万元。此次女博士被骗之所以引热议,原因无非三点:一是诈骗手法如某些港产片一样“剧情”老套,居然还能得逞;二是受害者的年轻女性、博士、高智商身份;三是受害人专心科研,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称不看新闻、不刷微信朋友圈。

  与以往几乎一边倒地同情受害者不同,此番女博士被骗招来多元吐槽,且揶揄、挖苦受害人的跟帖不少,个别还扯到声讨应试教育上来。女博士所在的高校不是“真空”,学问再高,也要接地气地生活;工作再忙,也应该关注一下现实社会。所以,有网友冷嘲热讽,“恨铁不成钢”地责备,并非全无道理。

  众所周知,打击电信诈骗有“三难”:一是侦查取证难,二是抓捕追逃难,三是追缴资金难。面对“三难”,预防成了最有效的打击手段。女博士被骗,凸显预防电信诈骗存在短板,即反诈骗宣传“遗漏”了不看或少看新闻的群体。当下,公众的防骗常识大多来自于各式媒体。但是,影响力再大的媒体,均有传播受众有限和信息碎片化特征,防诈骗信息,不可能传播到每一受众,也没有人可能整天盯住媒体坐等这类信息。这种局限性,决定了靠媒体宣传让全体国人心中竖起防骗“防火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预防电信诈骗,很有必要转换思路,寻找更好的宣传载体,而手机短信平台,无疑是当下最优选择。据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13亿,覆盖面超过任何一种甚至全部媒体,几乎涵盖全体国人。假如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把最新诈骗警示信息及时发布出去,将有海量的手机用户在第一时间接收到警示信息,其受众面是任何一种媒体都无可比拟的。

  为此,笔者郑重建议,由公安部联合工信部等机构,设立“全国防止电信诈骗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发布号(如:“110”),由公安部门汇集电信诈骗警示信息,免费通过手机短信平台,第一时间、全天候、全覆盖、强制性地推送到每一个用户手机上,让所有用户都能接收到最新最全诈骗警示信息。假以时日,公众防骗意识必将大大提高,大多电信诈骗可能在第一关就被公众心中的“防火墙”拦截。即使像被骗女博士那样不看或没空看新闻,不刷朋友圈的人,也完全可能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接收到防诈骗警示信息,避免剧情“老套”的诈骗得逞。这一点,技术上应该没有障碍,关键是决心和决策。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