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就医”不是患者单边守信(图)

2017年11月09日 10:24   来源:东方网   罗志华

  看病不排队,免诊间支付,还能在急需时刻,通过自己的信用得到临时“医药费”。7日,在蚂蚁金服未来医院峰会上,支付宝联合芝麻信用、花呗与上海联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创新医疗产品“信用就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应用“信用就医”服务的医院。(11月8日《南方日报》)

  “信用就医”的潜在作用是巨大的,它能象微信支付一样,让患者免去排队缴费的麻烦;它也拥有与“先诊疗后付费”相似的便捷,使患者不为一时筹不到医疗费而发愁。它还可以激励患者践诺守信,不仅对促进医患互信有利,也可向社会输出诚信。

  在推行“信用就医”时,无论医院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一定会十分看重患者的信用记录,因为患者是否诚实守信,是“信用就医”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在约束患者方面,机构也不会缺乏手段,比如通过信用记分让患者珍惜每一次机会、给予信用好的患者更多实惠、限制多次失信者的权利等,这些举措对确保资金安全、促进“信用就医”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但诚信从来不是单边践诺守信,而是双边甚至多边互信,假如只注重对患者进行信用约束,忽视了对医院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失信现象,“信用就医”就难以走向成熟和得到普及。在这方面,社会并不缺乏教训,比如“美容贷”是针对美容患者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但“美容贷”坑人的事件时有耳闻,假如“信用就医”不汲取类似教训,就无法变成患者普遍信赖的产品。

  更要看到,在信用采集与运用上,机构的话语权要比用户大得多,当用户信用不佳或失信时,严厉的惩罚就会等着他们,患者在“信用就医”方面的失信,不仅会影响到看病,甚至会影响其它方面的权利。但对机构失信的惩戒,则不如个人失信的惩戒那样具体,从过去的经验看,即使机构暗中欺诈,甚至像“美容贷”、“校园货”那样给用户刻意挖坑,也很少有限制和惩罚性举措,这才是“信用就医”最该补齐的一块短板。

  可见,“信用就医”的成败关键,不是要求患者单边践诺守信,而是建立参与各方之间的互信基础。在具体的操作中,机构对患者进行信用约束时,更要实现自我约束,用最小的利润、最诚实最简捷的规则,向患者展现诚心和善意,把“信用就医”打造成既实用又值得信赖的产品,以此赢得患者的口碑,回馈患者的诚信,树立互联网金融在医疗系统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