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海外游学中的“校企合谋”

2017年08月15日 09:39   来源:武汉晚报   蒋璟璟

  据媒体报道,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热。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

  高价海外游学的内幕种种,此前已被媒体一再披露。而诡异的是,各方再三的风险预警,似乎并未影响海外游学团的红火势头。

  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游学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这种非理性的市场扩张,其背后所充斥的消费误导和利益交换着实不难想见。

  国际游学的走红,可说是商业营销“讲故事”的又一经典案例。培训机构最主要、最有效的说服策略,就是将“游学”原本抽象、泛化的教化效应,描述成是一种具体可证、立时可见的个体提升。这之后,国际游学俨然已成为家长对孩子的刚性教育投资,这一从前的高端消费项目,也越发具备了大众化的趋势。

  其实,无论是花样百出的培训班,还是各式各样的游学团,它们之所以能走红,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迎合了现代家长偏执的教育观念。

  他们普遍都处于教育投资焦虑症之中。其最突出的表现便是,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渠道、新的方式来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而丝毫不在意边际投入回报率衰减的基本现实。这种“只顾花钱、不算成果”的教育投资观,使得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教育产品,都不缺买单者。

  学生、家长们基于自己的判断而进行教育消费决策,当然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学校和商业机构之间的不当“合谋”,到底影响几何?以国际游学为例,许多学校都曾利用自身的专业身份和信用权威,为商业机构的项目背书。当学校充当了一线推销员和劝说者的角色,学生和家长们难免会“无条件信任”继而乖乖掏钱。

  一直以来,商业势力对学校的渗透都不曾停过,双方由此已形成了某种暧昧的攻守同盟。从高价培训班到天价游学团,家长们卖力花钱但求心安,可是最终,很可能只是助攻了炒作者、投机者赚得盆满钵满。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