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要文化敏感,更要文化自信

2017年07月26日 07:45   来源:环球时报   刘志军

  据韩联社24日报道,9座分布在韩国各地的朝鲜王朝时期的儒家书院遗迹,将代表韩国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消息一出,网络热议不断,认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不抓紧复兴,迟早被日韩彻底拿走”。

  此事还勾起了大众对于类似事件的记忆。如2015年韩国曾成功把朱熹和吕祖谦合著的《近思录》等儒学典籍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申报“世界记忆”;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两者都曾导致中韩学术界和民间舆论的激烈争议。

  这种争议体现了我国民众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敏感性,这是好事。但同时,也要避免文化过敏。由于我国一些传统文化曾因自我否定而中断或断裂,给民族文化心理蒙上阴影,导致一种潜藏的文化自卑兼文化饥渴,并因此引发各种形式的文化过敏。因此,一旦被我们视为自家之物的端午祭、雕版印刷、儒家等文化元素被韩国拿来申请相应的文化遗产,我们就义愤填膺、出离愤怒了。

  有这样的反应,自然可以理解,但并非明智之举。文化是活态的、流动的,也是共享的。因此,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某一个族群、地域或国家。且欣赏传承者越众,越能体现其价值,也更容易发扬光大。就中韩而言,两国的不少文化遗产都具有同源性、相似性甚至同一性,在历史上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中国朝鲜族的“农乐舞”,在韩国也同样留存。还有一些项目,因历史上曾长期互相影响,现已难分彼此。无论中韩两国谁申报的文化遗产,都不仅仅属于中国或韩国,而是属于世界。

  曾经,我们大力倡导“文化自觉”,希望千千万万的普罗大众认同、实践我们的文化遗产,从被动的受众变成积极的创造者和参与者。如今,我们更需要倡导一种“文化自信”的开放和包容心态。这种自信不仅是中华民族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自信,也包括欢迎所有族群和国家欣赏、学习、传承并将其纳入自我文化体系的一种天下来同、四海同庆的自信。

  当然,在文化自信之外,我们也需要做好文化反省。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韩国的各种书院都是‘活的’,里面真的有许多儒者。在我国恐怕只有女德班”。而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根”,是贯穿于该地区民众信仰之中的那些基本的祭祀礼仪,是该项祭祀的灵魂和生命所在。两相对比,我们又做得如何呢?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跳出来指责韩国的僭越或窃用,而是要学习其对于文化的内涵式传承,反思自身重形式轻实质的文化还原和文化展演主义。

  总而言之,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实在应该抱持一种“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的态度。退一步讲,即便是为我所属之物,也尽可以有一种“我物亦可为天下所用”的文化宽容和文化自信。(作者是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