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份子钱”失而复得难解“礼奴”困境

2017年07月06日 10:03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3日下午,当浙江的姜女士从镇江丹徒区公安局荣炳派出所领回自己的2万元“份子钱”后,百感交集。几天前,她经镇江丹徒区荣炳服务区到宿迁沭阳参加亲戚婚礼时,不慎将这2万元丢在服务区内。为此,姜女士当时在婚礼现场十分尴尬,最后还是用支付宝转账两万块作了“份子钱”。(7月5日《扬子晚报》)

  浙江市民姜女士将两万元“份子钱”忘在服务区,在婚礼现场十分尴尬,不得不用支付宝转账两万块作了“份子钱”。尽管有拾金不昧者将2万“份子钱”如数奉还,但却难以化解姜女士所遭遇的“礼奴”困境。时下,尽管请客送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尽管人们都被沉重的“份子钱”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人情消费却日益加重。特别是,辞职后找同事要回“份子钱”、同学互送欠条“份子钱”、支付宝转账“份子钱”等奇葩事件频出,折射出了人情消费的变异。

  然而,一边是随礼者叫苦不迭,一边却是收礼者“应收尽收”。比如,为了保证“人不到礼要到”,一些结婚者,居然给不能到场的同学发去电子请柬及收礼的银行账号,令人哭笑不得。至于同学结婚互送欠条“份子钱”,更是畸形人情消费现象的真实写照,不仅让婚俗和礼仪变了味道,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失范的“人情契约”,人们深陷于人情消费中不能自拔。

  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文化的大行其道,是催生畸形人情消费现象主要原因之一,而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恐怕是一个重要动因。我们中的许多人之所以沦为“份子钱”的奴隶,恰恰是因为那些本应纯净、淳朴、雅趣的民俗和礼仪,被庸俗而功利的现实俘获和“奴化”了。以前有句话叫“礼轻情义重”,现在却变成了“礼多人不怪,礼重不压身”了。比如,亲戚结婚,姜女士随了2万元“份子钱”,令人咂舌。风气一日不改,“礼奴”一日不得解脱。

  因此,应转变人情消费观念,莫让“份子钱”成甜蜜负担。虽然办婚宴、送贺礼自古有之,但是讲究的是个“情”字,主要是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形式更重于内容。这样的“份子钱”,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重质而不重量,回归到情感交流的本位上来。别让礼尚往来变了味道,让沉重的“份子钱”,压扁人际关系。只有保持文明节俭的优良传统,婚俗和礼仪才能得到有效传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远离物质化和功利化。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