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审美”不应止于情绪宣泄

2016年12月27日 10:07   来源:解放日报   李志青

  雾霾的数据是冷冰冰的,而一些雾霾图片因为表现手法的关系,反倒呈现出所谓的朦胧美。怎么看待这一“雾霾美学”?

  其一,雾霾的确给人们带来“创伤”,但短期内更多表现为心理性的。研究表明,雾霾对健康的影响往往要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显现出来。这意味着,在认知雾霾之后,首当其冲的是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此,人们最本能的反应是采取心理防御,而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正是“情绪宣泄”。譬如,随手拍雾霾,并在各种公共空间进行分享。又如,编一些段子来嘲讽。这种特殊的心理诉求,其实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治理雾霾中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和冲击,要把合理疏导人们的心理诉求、避免负面心理应激反应等作为一个重要组成。

  其二,对雾霾的选择性审美,不只是“疗伤”那么简单。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世界里,大部分雾霾图片都是作为新闻报道或评论文章的配图形式出现的。就拿我的亲身体验为例,为了给相关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配上适合的图片、吸引更多的点击和关注,还真没少费心思去挖掘一些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雾霾图片作为配图。这是为何呢?它其实折射了某种积极心态:一是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雾霾存在这个客观事实的正视,而不是用逃避的心态去面对雾霾,更不想被雾霾所气拘物蔽;二是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引导公众进行理性思考乃至实践探索。

  其三,“雾霾审美”背后还客观上指向了一层含义和价值,那就是“反省”。连日来,我们会在微博、朋友圈、网络论坛乃至门户网站看到这样一组照片:在不同雾霾指数下拍摄同一个地点的景观。应该说,这样的系列照片很写实,和蓝天白云的情景对比,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警醒、警示,进而发挥了激励反省的功效。而反思和反省正是人类不断进步、社会不断调整完善的重要起点。

  当然,从认识到行动,需要有一系列的环节配套。比如,分析雾霾成因、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关系、提升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发展和创新排污技术、采用低碳行为和低碳生活,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合理使用雾霾图片等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进行停止或减少增加雾霾的行为,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雾霾美学”。

  为此,使用雾霾图片时必须避免两个倾向:一是把雾霾表现得吓人甚至惊悚,可能给公众增加不必要的恐慌感; 二是过度美化雾霾,降低对雾霾负面影响的认知。毕竟,对雾霾危害的过度放大或认识不足,都会影响对雾霾的正确认知和应对。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