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二孩意愿须公共服务“助产”(图)

2016年12月23日 11:24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全国妇联今天发布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53.3%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调查发现,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这四项公共服务资源状况,是影响生育二孩决策的重要因素。(12月22日央视网)

  记得当年小品《超生游击队》中黄宏的台词:“不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是实在不行了,男女都一样”。在今天,那些没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家庭,或许就会说,“时代不同了,只生一个好”。有53.3%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折射出的是当代年轻人生活观念的改变,进而对公共服务的倒逼。

  和父辈那一代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当下生活质量的提升,用一句口头禅来说,就是“不要说将来怎么样,我现在就要”。如果因生育二孩而降低了当下的生活质量,而且这种状况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他们自然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二孩家庭教育、抚养现状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家庭,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是由祖辈帮助带养,而近八成的父母表示与祖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约三分之一的家长愿意在孩子2岁前,将其送入托幼机构,超六成家长选择在孩子2-3岁时送入幼托机构。但是目前的托幼现状却不容乐观。

  卫计委委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有近1/3的全职母亲是因为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的。国家卫计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上月表示,目前,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比较低,与欧洲、亚洲许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曾发布《中国妇女绿皮书》显示:在北京和上海接受调查的家长中,分别有55.3%和69.8%的人认为3岁以下的幼儿适宜入托,而这一部分人主要是双职工家庭。这是因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立社会化婴幼儿养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性。重要性的表现之一是,祖辈看管打乱了年轻人及老年人各自的生活轨迹。其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冲突,老年人和年轻人各自付出的心理代价,是难以计算和度量的,这也成为家庭矛盾的主要来源。重要性的表现之二,就是隔代抚养产生的儿童发展问题。有许多研究表明,祖辈抚养的儿童,相对于父母养育的儿童,胆小、不合群、自理能力差。

  我国早期教育发展不足,已经成为二孩“难产”的一个重要瓶颈。生育二孩意愿须由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来“助产”。

  这就要求,要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期目标,仅仅调整生育政策远远不够,还需要切合当代年轻人的意愿,完善相关公共服务政策,特别是建立灵活普惠的托育公共服务体制,才能真正解决家庭和妇女的后顾之忧。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构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为纲要的应有之义。但是规划只是一个目标,这还需要我国亟需出台相关法规来支撑这个目标。比如幼儿园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对0-3岁婴幼儿的养育服务机构,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建设,一方面鼓励社会提供相应服务。同时,还要提前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当前家长对幼儿园虐童的焦虑就在于一直没有一部《学前教育法》。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