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永生”

2016年12月06日 08:37   来源:红网   老夔

  4日,在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市红十字会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志愿者联谊会”,来参加的大多数是遗体和器官(组织)捐献的登记者,他们齐聚在一起,心愿也都相似:希望当生命不可挽回时,能将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留下最后一份“礼物”帮助更多人的生命之花长开。(12月5日《海峡导报》)

  无论到什么时候,“长生不老”都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幻想了很多种方式,更有的异想天开,企图借助药的功效或某种神器的功能,以实现长生不老,但不幸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而随着医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器官移植成了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而“永生”在这里更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现象。生命虽然消失,但某些器官却能在另一个人身上继续使用,可以帮助别人看见世界,可以协助别人继续享受生活。虽然我们无法看见,但这不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永生”吗?

  现在就在厦门有这样一群人已经率先成了“永生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能让自己的器官得到鲜活的“永生”,更能让他人摆脱疾病的困扰,重新走上工作的岗位,或重新回归幸福的家庭。俗话说,人死如灯灭。如果一个人在失去生命的同时,可以救活了一个或几个人的生命,这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说都是一种功德无量的事情。但在我们这里,因为传统的观念束缚,捐献遗体和器官甚至成了一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许多人死亡后,如果能按照常规移植器官,还可以造福多人,但就因为那种观念作祟,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现在我们国家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堪称“奇葩”的现象。一边是用于医学研究的遗体和用于移植器官奇缺,一边却是大量的有价值的遗体和器官白白被火化掉。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突发性死亡人数在10万人左右,但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捐献器官,另一方面,有近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有的因为长期得不到器官移植,只能眼睁睁地等待死亡。有人做过核算,假如我们社会能改变观念,主动捐献遗体和器官,国内的器官移植不仅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更有可能支持和帮助国外。而现在,很多器官移植不得不依靠“进口”。

  从医学上来说,如果大多数人不愿意去世后捐献遗体和器官,这不仅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让许多病患者无器官可用,更会影响到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因为许多医学研究靠的就是遗体标本。而在西方一些国家,死后捐献遗体和器官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更已形成了一种时尚。现在在很多方面,我们的观念和开放水平都已经与时俱进了。却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这让人情何以堪?

  文/老夔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