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注水”岂能无药可治

2016年11月28日 14:24   来源:南方网   杨玉龙

  截至11月13日,2016年中国内地总票房突破400亿元大关,比去年破400亿元提前了19天。在电影市场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票房注水”现象却变得相当普遍。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副主任李东表示:“目前热映的所有票房比较高的影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票房注水”。(11月27日新华网)

  票房注水,业界之耻。尽管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事实上,为了票房上好看,高人一等,千方百计在票房上玩猫腻。诸如媒体曝光的偷票房,买票房与送返点,幽灵场,补贴等方略。以最典型的偷票房为例,观众明明看的是A电影,影院给的票据单上写的却是B电影,票房和收益全算到B片头上去了。消费者若不深追究,“偷”票房就相当容易。

  “票房注水”套路不同,但殊途同归,为的就是让票房数据做得好看些,赚取足够多的吆喝,吸引更多的眼球,最终将更多路人影迷导入影院;同时,这也对抢占排片有利,从而挤压同档期电影;再就是,一些发行方,为了缩短成为一线发行公司的“曲折之路”,票房作假也是惯用手段。而就影院而言,对此现象也见惯不怪,更或存在着“利益”勾连。

  不过值得警醒的是,因为电影票房的交税、分账并不以此为标准,而是另有一套官方数据。也就是说,票房吹上天,交税、分账也得按“实际”情况计算,“吹牛不上税”,用在这上面再恰当不过。因此,吹,脸上有光,利益也不受损;不吹,不入流不说,对自身的利益或许就有损伤,与其如此“大家”就索性一起来“吹”。

  自然,“票房注水”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借用官方话:票房数据造假,让电影市场深受其害。“注水”的背后,直接导致票房数据失实,影响投资人、政策制定者对市场的判断,甚至影响到行业发展。当“唯票房论”成为评判影视好坏的唯一标准时,“假票房”与“假繁荣”就是一脉相承的,这无疑是以践踏社会诚信为代价的。

  对“票房注水”这一业界“丑态”,不仅需要揭丑,更需要出台措施加以治理。毕竟,票房潜规则盛行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趋势和市场监管不到位造成的。而这也并非奇疾异病。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为促进电影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当然,善法下的良治更重要。

  不过,治病去根,除了需要外部给药外,自身的强筋健体也很重要。“票房注水”症,更需要自身的刮骨疗伤。否则,一味地弄虚作假,千方百计把票房“吹上天”,但也有落地的一天,越高岂不“摔得越疼”。须知,当票房拼命注水,沦为泡沫资产,肯定有人要为泡沫买单;毕竟,有过前车之鉴了。该醒醒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