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学生带零花钱 网友:能从中看到怎样的教育思维?

2016年11月23日 07:09   来源:西安晚报   

  主持人:日前,广东珠海金湾一小因拟禁止学生带零食、玩具、零花钱到学校引发热议。有家长和老师支持,也有人反对,并质疑已接到的短信通知中包含“不定期检查孩子书包”的做法涉嫌侵犯学生隐私。对此,校方相关负责人回应,经召开家委会征集意见,家长代表都同意禁止学生带零食等到学校,但也有个别家长代表对强制检查有异议,所以学校将通过家长自查等更柔性的方式来执行。

  张玉胜(河南 公务员):小孩子吃零食无益身体健康,吃多了不仅影响食欲,也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带玩具进校极易导致学生上课分心,不注意听讲和做小动作;带零花钱既诱发不当消费,也助推孩子们相互攀比,其负面效应不容小视。但校方一味地强调“禁止”却未必奏效,以强制手段搜查学生书包的做法,更不无侵犯学生隐私的粗暴管理之嫌。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还需以疏导教育为主,家校联手,综合施策。

  主持人:学校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为“为学生好”,但从其具体做法来看,是一种好的教育吗?

  斯涵涵(湖北 职员):现代教育与以往教育不同的特点在于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要培养孩子全面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因为零花钱会给孩子一些不利影响,就采取全然隔绝的方法,或许可以取得一时之效,但对于孩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毫无裨益,不啻于因噎废食。

  主持人:在教育领域,“禁止”一词经常出现,能从中看到怎样的教育思维?

  朱昌俊(四川 媒体人):不单单是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人的教育经历中,从小学到大学,其实都充满了“禁”字,似乎一面临存在“问题”的事物,学校首先想到的便是“禁”,只要将它们隔绝在学生的接触范围之外就万事大吉了。然而,教育本身是复杂的,一味的“禁”字诀,不过是在回避问题,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一点直面和引导的态度与行动,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