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莎·梅将复制“卡梅伦曲线”

2016年08月04日 07:43   来源:环球时报   罗思义

  继上周突然决定推迟中资参与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之后,2日,由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主持的产业战略委员会首次会议透出风声,政府今后将 “采取更多措施支持伦敦以外的城市”,英国媒体认为,这实际上抛弃了前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对“北部振兴计划”的注重,而吸引中国投资一直被认为是该计划的关键所在。这更加重了媒体对特雷莎·梅可能让中英“黄金十年”出现变数的疑虑。

  在出任伦敦市议会议员前,特雷莎·梅曾在英国中央银行担任顾问,没有处理经济政策或外交事务的经验,而只有在这两个领域才能更现实地了解中国。再加上她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国内问题,与中国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如今围绕在她身边的政策顾问又有反华倾向,特雷莎·梅对中国的看法也就难免有点主观。

  不过,身为一国首相,特雷莎·梅有必要集中精力处理经济和外交事务。因此,我认为特雷莎·梅一开始会对中国“不太友好”,但随着时间流逝,迫于新职位本身的压力,她会对中国形成更客观的看法。

  这一点也算步卡梅伦后尘,不要忘了,这位前首相上任初期对中国同样心怀敌意,2012年5月卡梅伦高调会见达赖后,唐宁街甚至摆出了首相“要见谁就见谁”的态度,但最终他对中国笑脸相迎。

  有两个原因促使卡梅伦的态度发生转变:首先是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总体而言,当中国经济表现出色时,各国与中国的关系会随之升温。

  其次是英国自身的考量。伦敦和纽约是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而伦敦在处理国际金融问题方面比纽约更出色。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世界上举足轻重,英国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其中,得到切实的利益。伦敦盼望中英关系良好发展,这也是卡梅伦和美国分道扬镳,力争加入亚投行的原因。

  特雷莎·梅也将复制“卡梅伦对华曲线”,但她的转变能有多快,受到一系列国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美国挑拨的影响。

  美国不会停止恶化中英关系的努力,目前,美国主要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事端,试图恶化其盟友与中国的关系,而特雷莎·梅很可能在南海问题上站错队。因此,即便经贸关系能令中英走近,心中暗骂的美国也会绞尽脑汁把这池清水搅浑。美国在乌克兰的政策就是前车之鉴。它不满德国与俄罗斯建立的良好关系,因此蓄意在乌克兰制造危机,逼迫德国站到美国一方,最终达到离间德俄关系的目的。

  对中英黄金关系可能面临的变数,中国没法以单一措施应对,它取决于中国经济持续的成功,也需要中国借助各种渠道让英国认清现实。依托中国驻英大使馆开展活动将非常有效,但还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手段和方式加以补充。纠正特雷莎·梅及其同僚对中国的错误立场需要时间。如果中国经济能延续辉煌,她必将走到和卡梅伦一样的拐点。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 罗思义,本文由冯国川翻译)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