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化自信,要摆脱自负和自卑

2016年08月02日 09:15   来源:解放日报   胡键

  ■文化自负导致闭目塞听,以至于在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动力来突破传统的世界图式,从而产生制度性迟钝、制度惰性。文化自卑到一定程度,就会认为“历史文化包袱太沉重”,结果就会走向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最终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历史上,以儒学为核心内容,儒、道、释融于一体的价值体系所构筑起来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坚持文化的主体性

  ■看到发展中存在某些问题,就怀疑现代化道路的可持续性;看到权力腐败现象,就怀疑社会主义的性质; 看到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现象,就怀疑改革的真正效力。这都是缺乏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表现,归根到底是缺乏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列,扩展成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从本质上看,道路、理论、制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则是道路、理论、制度发展的基因。文化自信就是要充分肯定中国自身文化价值,并对中国发展保持坚定信心,使之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显性因素。

  对中国文化要有“自知之明”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有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的观点,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但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我们并不总有这样的“自知之明”,曾经有过强烈的自负感,也曾产生过严重的自卑感。

  这种文化自负感,是一种对待自身文化态度上的自满自足和妄自尊大的文化优越感。它来源于中国历史上曾经领先于周边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成就,也来自于过于封闭、不谙世事的文化守旧主义。最终导致沉浸于“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以及对外界茫然无知的“文化夜郎主义”。

  近代资本主义在法律制度和技术“两个轮子”的推动下,拓展着世界市场,也同时拓展自己的殖民地,把所谓东方落后国家纳入资本的“文明”进程之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鸡蛋从外面打开就是别人的美食,自己从内部打开则是生命。当时的中国对这些进程基本上是毫无所知的。当被西方从外部打开国门后,就不幸成了西方列强的“美食”,任人宰割。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士大夫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文化自负走向文化自卑。所谓文化自卑,就是一种对待自身文化价值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特别是随着民族危机的一次次加深,一些国人对中国自身文化的失望日益加重。在这种情形下,文化革新运动在所难免。然而,“新文化运动”在建立新的文化自觉之时,也出现了一些极端做法,如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一度要求废除汉字并走拼音文字之路等全盘西化主张。

  文化自负导致闭目塞听,以至于在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动力来突破传统的世界图式,从而产生制度性迟钝、制度惰性。文化自卑到一定程度,就会认为“历史文化包袱太沉重”,结果就会走向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最终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因此,树立文化自信,既要克服文化自负感,也要克服文化自卑感,即跳出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的窠臼。

  关键是树立“三个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今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要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的自信,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所创造的先进文化的自信。

  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进步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揭示的正是中华民族从蒙昧到开智、从封闭到开放、从原始到现代的进程。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柱。历史上,以儒学为核心内容,儒、道、释融于一体的价值体系所构筑起来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文化虽然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但文化又不是简单的附属现象,它内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深层制约和影响经济、政治活动。

  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也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今天,西方文化借助于全球化的进程,也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身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形下,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坚持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一旦丧失,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被斩断了,其民族精神和传统也必然会随之丧失。因此,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当今意义重大。

  二是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鸦片战争失败后,不仅中国部分领土被割让出去,而且传统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巨大的冲击。更为严重的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各种政治派别都试图寻找中国社会走向的答案。但无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真正找到这个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推翻了“三座大山”,而且使人民第一次获得了人权上的解放。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个秘诀和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因素。

  三是对现代化建设实践创造的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有的人看到发展中存在某些问题,就怀疑现代化道路的可持续性;有的人看到社会上的权力腐败现象,就怀疑社会主义的性质; 有的人看到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现象,就怀疑改革的真正效力。这都是缺乏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表现,归根到底是缺乏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树立对中国当代文化自信的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尤其是客观认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正视和应对发展的两面性

  文化自信并非仅仅“喊口号”,而要靠社会实践来实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雄心壮志,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实践勇气,要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迈情怀。

  实现文化自信,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既有可能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也有可能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包袱。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不忘四大发明。这的确值得引以为傲,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四大发明之后基本上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技术革命。相反,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后,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实现文化自信,就要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善于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有勇气抛弃文化糟粕。

  实现文化自信,要正确认识中国发展的两面性。一方面,中国发展迅速,尤其是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令国人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中国发展进程中还有不少问题,过去留下来的问题越来越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新的发展中也会产生各种新问题。面对这种两面性,我们要用中国话语讲中国好故事,也就是讲中国现代化成功的故事;同时,要用适当的方式讲清楚中国现代化的复杂性、艰巨性。这样才是客观的中国故事,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信,要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特别是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中国文化发展至今而不衰,就是因为不断在与世界各种文化对话、交流、融合中,实现自我革新。在此过程中,要避免走极端,不应“言必称希腊”,也不要把西方的一切视为洪水猛兽。

  实现文化自信,要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文化创新的基础是传统文化,所以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在多样文化的交融与竞争中实现的。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还在于传播力和影响力,既要表现出大胆的吸纳,也要表现为积极地对外分享。这是文化创新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也是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软实力研究”首席专家 胡键)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