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的相遇

2016年07月11日 08: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何成洲

  两年前,在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简称“中美中心”或“中心”)的毕业典礼上,我遇见了国际毕业生发言代表宓思华的父亲宓致达。宓致达先生曾经是“中心”1990~1991级证书班学员,这是我个人遇见的第一对“中心”的父女毕业生。“思华”的名字寄托着父亲的中国情怀和“中心”情结,将女儿送回“中美中心”学习是一位校友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中心”教育模式和水平的一种肯定。

  “中美中心”近期刚刚举行成立30周年庆典,她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研究中心,而是一个以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为特色,培养精通中美两国事务和全球化问题的专门人才的学院;她的研究范围也不只是文化,而是包括了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法、比较法以及能源、资源和环境、中国研究和美国研究等6个方向;甚至,她也不仅只有中国和美国的学生,而是面向全球招生,已经有来自中美以外几十个国家的学生在这里留学过。

  她是一座桥梁,促进了中美两国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成为中美民间外交的样本;她是南京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这两所国际知名大学之间的一次成功的合作,30年来累计培养了2800余名优秀毕业生;她是来自中美和世界各地青年的一次美好而充实的邂逅,他们一起生活和学习,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消除了文化上的误解和偏见,传播了友谊和信任。最后,她是“培养中美青年领导者的摇篮”,为中国、美国和世界培养了大批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栋梁之材。

  她给生活其间的人提供丰富而独特的跨文化体验。在这个文化上的所谓“第三空间”里,“自我”和“他者”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不断变换着彼此的位置,文化之间的疆界不停地被改写,文化的混杂和变异一直在发生,对于差异的尊重和理解逐渐成为他们的习惯。当他们离开“中心”的时候,“他者”的概念得到一次脱胎换骨的修正,真正认识到其实“他者活在我的心中”。

  进而言之,“中美中心”不仅是一个叙述的对象,更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主要由“中心”的同学和老师构建的事件。它的流动性、丰富性使得清楚地定义它变得几乎不可能,用比较理论一点的话说,它的意指在我们的每一次讲述中得到不断的“延异”。而所有的“中美中心人”都是这一文化事件的参与者、创造者,同时也是它的接受者。(作者系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方主任)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