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两点半左右,江苏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局地遭龙卷风袭击。截至24日8时,灾区死亡人数上升到99人,医院收治伤员846人。
自然是最大的恐怖主义者,此次江苏的龙卷风灾难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尽管预报和预警龙卷风是世界性难题,而且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此次的巨大灾难,但是,灾难之后,还是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教训需要汲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初步建立中国的龙卷风预报和预警系统,提升中国预报龙卷风的能力。
由于中国不是龙卷风的高发地区,过去并不太重视龙卷风的预报和预警,在民生和公共基础设施中对预报和预警龙卷风的技术和人力的投入有限。此次江苏盐城的龙卷风灾难提醒国人,即便不在全国建立龙卷风的预警系统,也需要在龙卷风的高发地区,如江苏建立这样的预报或初步的预警系统,对中国龙卷风发生和分布的科学调研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长江三角洲、苏北、鲁西南、豫东等平原、湖沼区以及雷州半岛等地,是龙卷风的易发区。根据1961年至2010年强龙卷风数据统计,江苏是我国强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的省份,其中EF2级龙卷风27个,EF3级以上龙卷风9个(龙卷风等级共分6级,EF0级最小,EF5级最大)。
江苏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也对近50年来江苏龙卷风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在1956-2005年的50年间,江苏共发生过1070次龙卷风,平均每年会有21.4次龙卷风事件。而且,该省7月的龙卷风活动最强,占年龙卷风总数的39.3%,其次为6月和8月。
同时,对于江苏的一些地区,如高邮、仪征、宝应、江都等地,为何龙卷风特别高发,研究也给出了初步答案,因为高邮等地位于平原最低洼处,像个大锅底,四周沟渠湖泊密布,容易为龙卷风的形成创造条件。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使得龙卷风等极端天气喜欢“骚扰”高邮、宝应、仪征、江都等地,连雷电天气也喜欢往这些地方跑。
这些研究结果和此次盐城的龙卷风灾难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议题,在江苏,或者说在高邮、宝应、仪征、江都、盐城等地应筹备建立监控龙卷风的多普勒雷达网,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正因为美国在其龙卷风好发的中部平原上建立了密集的雷达网络,从而在今天能在龙卷风到达之前的8-10分钟发布准确预报,把伤害和损失减少到较低程度。
值得肯定的是,灾难发生后,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发文表态称,尽管龙卷风发生时间短,影响剧烈,仪器监测和开展预测存在困难,但目前要进一步建设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多普勒雷达的监测能力和反演龙卷风的能力,引进和开发数值模式以提高数值预报精度,做好龙卷风的精细监测和准确预测,达到减灾目的。
另一方面,此次江苏盐城龙卷风灾难也凸显了躲避龙卷风伤害的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在此次灾难中,新沟镇的计桥幼儿园被大风掀翻了第三层屋顶,事发时6名老师用自己身体堵住教室大门,护住了班里正在上课的120名儿童,仅有7人受伤。此外,在救援救场废墟中还发现了一名男人用身体护住一个女人的遇难遗体,据悉,这是丈夫在灾难发生瞬间用身体护住了妻子,在被发现时依然保持着这个姿势。
这些在灾难中不惜献身救护他人的行动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如果知道一些龙卷风来临时的防护知识和有一些防护手段,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灾难和被动。躲避龙卷风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如果在家时要远离门、窗和外围墙壁,躲到地下混凝土掩蔽所或地下室,如果没有地下室,则要呆在房屋的最低一层,并匍伏在地上,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并且,在龙卷风好发地区,每个家庭都应当建立地下室。
以此标准来看,不仅龙卷风好地区的江苏高邮、仪征、宝应、江都、盐城等地没有要求民居和公共建筑修建地下室,而且没有抗龙卷风的建筑标准,如此才造成了在龙卷风来临时房屋被摧毁,即便人们在家中也没有地下室藏身和躲避。因此,此次龙卷风灾难以后,在龙卷风好发的江苏有必要对建筑设施提出抗龙卷风标准并强制执行,就像汶川大地震后在中国强制实施房屋抗震标准一样。
当然,即便现在中国和江苏地方还无力建立监测龙卷风的普勒雷达网,也不能以龙卷风预报是世界级难题为由而消极对待和等待,而是可以在现有对江苏龙卷风科学研究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一种经验性的针对龙卷风的预警。例如,江苏每年从4月开始,龙卷风的发生渐渐增多,70%的强龙卷风发生在12时至20时之间,经过白天太阳辐射,这一时段大气层结构不稳定,强对流天气最易发生。由于苏北地区地势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网交织,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易积聚不稳定能量,有助于龙卷风生成。
只要大气低层有相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天气特别闷热潮湿,大气中层有干冷空气,再加上有低压、锋面、台风等天气系统移近时,就需要启动龙卷风的预警。(学者)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