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学一做”中把党员“召”回来

2016年06月08日 11:10   来源:东方网   倪洋军

  党员的素质和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和执政基础是否稳固。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员比作“党的肌体的细胞”,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可以说就是党的建设的“细胞工程”。“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要学到位,做要做到家,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让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回家”。

  思想召唤。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衡量一个党员是不是合格党员,首先要看其思想上是否信党、爱党,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定力是否坚强。思想一旦出现滑坡或在思想深处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甚至与党的理论、制度、道路等背道而驰,就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当前,应该说,绝大多数党员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是高的,但也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大潮以及所谓国际思潮的影响下,少数党员,包括某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上出现了动摇,甚至端党的碗,砸党的锅。因此,必须始终将思想建党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到全覆盖、广动员,突出分类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对全体党员来一次思想大洗礼、大检修,帮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将理想信念立起来、思想堤坝固起来、精神家园守起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做到“四讲四有”,从而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

  行动召唤。话说千遍,不如一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党内有些同志,包括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其责,成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习惯于等要靠,满足于混日子,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中央有关禁令要求越来越严,更加出现了消极怠工情况,“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为官慢为”,不会、不敢、不愿,成为一些党员干部从政为官的“新常态”。还有个别党员干部,热衷于做“呱呱嘴”干部,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无是处,沦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看似信心满满、雄心勃勃,但并没有硬本领、真行动、实作为,与合格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极不相符。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时代发展、事业进步,需要的是立足岗位、实干争先、务实作为的党员干部做引领、作表率。做合格党员,就要时刻不忘肩上扛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把毕生精力乃至全部生命奉献给党,面对挫折不怨天尤人,面对困难不彷徨退缩,始终把百姓的安危冷暖、忧患疾苦装在心里,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各级党组织要培树好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教育引导身边人,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组织召唤。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各级基层党组织是党员的“娘家”,党员能否合格,固然要靠个人努力、自我觉悟,但更要靠党组织始终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党员思想在党、行动为党,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把每一名党员紧紧团结在一起,团结一心、共克难关,使整个组织牢不可破,像一座堡垒那样,一直发挥作用。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力量之源也在基层。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全面从严治党目标,需要广大基层党组织共同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各级党组织以及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配强班子,建强组织,严明制度,严肃组织生活,要改进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和方式,使各项工作接地气、暖人心。要全面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切实摸清党员底数,让“失联党员”、“口袋党员”、“流动党员”能够及时找到组织,有家的温暖,有组织的依靠。各级各地党组织负责人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坚强的党性、务实的作为、无私的奉献、亲民的形象来影响和带动党员群众向组织靠拢。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内经常性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必须突出抓常抓长,从而让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进一步贴近党章党规与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将“做合格党员”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