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病” 拿什么拯救你?

2016年05月30日 10:10   来源:华声在线   张卫斌

  在5月28日举行的2016安仁论坛·文化与新型城镇化上,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表示,几年前不知道什么人倡议,忽然很多城市标榜出他们的精神,可是一阵风就过去了,好像得了一次流行性感冒,这个感冒的名字叫“精神病”。(5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

  王石所说的城市“精神病”的确存在。只不过,有的城市病得不轻,有些城市病得没那么严重。有人对2011年全国27个城市推出的“城市精神”进行过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创新”出现11次,“开放”出现10次,“和谐”出现9次,“诚信”出现7次。

  事实上,城市精神同质化,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东部沿海城市多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类的词语体现城市的包容精神;西部地区的城市则喜欢用“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语词。体现在字数上,八个字的城市精神超过四成。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精神气质的集中凝练,既包含城市历史文化元素,也应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元素。例如,人们聊到江苏的苏州,自然会联想到苏州园林;谈到江西景德镇,自然会联想到陶瓷;聊到浙江嵊州,自然会联想到它是越剧的发源地;聊到北京、西安、南京、杭州这些城市,自然会联想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城市精神应当成为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名片”,是其它任何城市短时间内“学不来”、“拿不走”的独特“元素”,既不能拷贝,也无法替代。

  城市精神从内容到形式的同质化,折射出某些城市在城市精神凝练过程中,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历史的倾向。某些城市的“精神”,要么是少数领导“拍脑袋”的产物,要么是几个“笔杆子”、“文化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的“结晶”,这样的“城市精神”,本身缺少群众基础,缺少调查研究,必然难以获得市民认同。

  城市属于每一位市民,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每天都受到城市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事实上,一座城市本身就是一部穿越历史长河的生动教科书,市民应当成为城市这部厚重教科书的受益者。

  去年底在京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凝练城市精神同样如此。既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作用,也要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将凝练城市精神的过程,变成市民的自我教育过程。

  医治城市“精神病”,需要城市管理者少一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多一点群众观念。毕竟,凝练城市精神的终极目的,是要激发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唤起广大市民对城市的挚爱情怀,进而增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方面,德国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德国虽然先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尤其是在二战时期经历了地毯式轰炸,如今仍然顽强地坚守着城市的传统,绝不肯降低城市品格。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精神。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