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是真的了!在传了无数次之后,中国证监会终于“换帅”了。
这是猴年A股开市首周最抢眼的新闻。周末,消息一出立即刷爆自媒体,饱受股市煎熬的股民群情振奋,好事者把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大名谐音为“牛市遇”,有分析者称“慢牛有望了”,还有人喊出“坐等周一涨停”的豪言。
也有媒体翻出新任主席的履历、业绩和言论,称其勤勉、情商高、熟悉券商、金融功底扎实云云。然而,舆论似乎总是健忘,历任证监会主席履新时,哪一位不是“高大上”的专才专干?刚离任且备受争议的前主席肖钢就曾是央行最年轻副行长、国有银行最年轻掌门人……甫上任的“几板斧”如严打造假上市、查“老鼠仓”等亦曾颇受赞誉。
但是,这样一位奉行从严监管治市,并推动A股市场诸多变革的前任证监会主席,在经历了牛熊市大震荡之后,便频频传出“辞职”的传闻。而如此遭遇并非肖钢的独享,历任证监会主席一遇市场萎靡都会受到舆论挞伐,“下课、换帅”的呼声几乎成为其难以摆脱的魔咒。
如今,“重振股市”的希望又被寄予新任主席身上,但是,一个牵动亿万投资者身家命运的股市,其兴衰轮替居然全系于一人之掌,这正常吗?为何证监会主席去留总是成为舆论的焦点?
诚如网友所言,现今最难当的三个官是:足协主席、春晚导演、证监会主席。因与广大股民的利害直接相关,与前两者相比,证监会主席更加众望所托,却常常肩负不可能完成之任。原因在于,证监会的职责定位似乎一直含糊不明。
而这又与中国股市的功能定位及运作体系有关。照理,股市是融资场所,应该最市场化,但A股却长期未摆脱“计划”的阴影,不仅倚重“圈钱”功能,新股发行更多头管理,听命于各路诸侯。近年虽然权力集中于证监会,但行政的惯性依然使其要兼顾各方利益。于是,本应“最市场化”的股市却被诟病为始终未成为“真正的市场”。
由于权责不明,证监会既忙于发股票,又须平衡各方关系,市场冷热亦成为其关注之责。于是,便有了人们所调侃的一幕:熊市忙着找钱,牛市忙着降温,没事了还要去扶贫。
或是身兼多任,主官一旦上位便自以为成了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神仙,既失去对市场规律的敬畏,更因监管应对的疏漏缺失,遇有类似千股涨停跌停、瞬间熔断的罕有情形,便乱了手脚,进退失据、朝令夕改。最终,监管者自身也成为众矢之的。
看似忙碌、职责繁重,但忘了市场秩序监管、打造公平交易平台的最基本职责,这是典型的捡芝麻丢西瓜。也正因多年股市秩序的混乱,许多人将市场的强弱冷热归于监管指挥棒,证监会主官之位便总成为舆论围观的聚焦所在,这其实也是投资者不成熟的表现。
许多人又燃起“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寄望,但从利于股市长远发展的根本考虑,尽快完善基础制度建设、回归股市的投资功能,证监会真正承担好裁判角色、堵住监管漏洞,这才是最紧迫的任务。股市不应是政策市,亦不该是“人为市”,股指涨跌更不该被主官去留而左右,这才是成熟股市的表现。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