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要求银行体系资金向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和企业倾斜,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倾斜。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监管当局研究制定更多真正帮助银行业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具体措施,避免银行为防风险,不顾企业性质盲目抽贷
在经历了2015年的经济持续下行、银行不良攀升、企业产能过剩的重重困境之后,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货币政策该往何处去,银行信贷该如何调整,成为业界倍加关心的问题。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日前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给2016年的货币政策定下了基调。央行同时提出要“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可以说是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明确回应。
同时,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要着力整合银行资金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将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改善银行服务的重要内容。
可见,尽管面临增长、就业、税收方面的重重险阻,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是明确的,并在宏观货币政策、微观信贷投向方面进行积极把控,力求为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方面,愈来愈开放的资本市场和汇率的承压,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货币政策选择的独立性。同时,传导机制不畅也让货币政策在落实到实体经济层面时发生了梗阻,这不仅考验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也关系到实际经济层面的结构性改革能否不折不扣地执行。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央行的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箱正在不断充实,货币政策框架正在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定向降准、定向降息、PSL、MLF、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等创新工具频出,这些结构型工具本质上都是央行通过商业银行向“三农”、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
央行在201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将不会过分放水妨碍市场出清。结合未来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稳健的结构型货币政策将得以持续,对符合条件的银行进行定向操作,通过信贷支持政策将货币引入目标企业,可谓打出了一套“货币+信贷”的组合拳。
当前企业面临“两极分化”,转型升级的“分水岭”也越发明朗。转型后的企业,不管是在盈利还是信贷可得性上都得心应手;未能及时转型的企业,则处境窘迫。很多银行能够做到很好地甄别,给予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但也有一些银行信贷“一刀切”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挫伤了优秀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这些都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供给侧改革要求银行体系资金向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和企业倾斜,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倾斜。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监管当局研究制定更多真正帮助银行业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具体措施,避免银行为防风险,不顾企业性质盲目抽贷。这其中,不良资产处置、创新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投贷联动等方面,都值得深入探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戴蔚珑)
(《农村金融时报》供稿)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