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 培育“大国工匠”

2015年10月20日 15:01   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巩帅)习近平主席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老东北工业基地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更是关乎东北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老东北工业基地从辉煌走向黯淡,有时代的趋势,也有自身发展的矛盾在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才流失,是发展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副司长唐华在智库圆桌承办的中德洪堡论坛上表示,近些年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东北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第一类就是高素质的,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科技人才。第二类就是技能工人、产业工人,孔雀东南飞,都是到了东南沿海那些经济比较活跃、发达的地方。唐华表示,发展产业,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产教两张皮,期待培育大国工匠

  据唐华介绍,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大,产业工人相对集中,近些年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特别是东北,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第一类就是高素质的,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科技人才。第二类就是技能工人、产业工人,就是孔雀东南飞,都是到了东南沿海经济比较活跃、发达的地方,还有就是青壮年劳动力。

  这块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怎么能够发展产业,这是根本,是核心。在这个基础上怎么能够通过我们的这些政策措施也好,手段也好,我们能不能在东北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唐华认为,职业教育和普通的各类教育不同,必须跟产业紧密结合。同时,职教是为城市产业培养蓝领工人的教育形式。每个城市都非常重视抓职业教育因为这是他的生产力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也对职业教育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包括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感觉到现在中国的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产教不能融合,产教两张皮。"唐华说,学校会经常抱怨,说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很重视产教结合,但是企业不理我们。我们抓住这个问题入手,到底产教融合问题出在哪?为什么融合不到一块去?后来我们也对德国做过反复研究,发现双元制的办学模式比较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做职业教育。所以看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想在东北城市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把德国双元制落地。这个文件最近已经签完了,是由发改委牵头,教育部、人社部、开发银行四家。

  推动双元制,促进产教深度结合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然而,"双元制"在推行起来并不顺利。德国科技参赞就曾表示,一直在推德国双元制,但中国政府回应不够,还是更喜欢英美教育--应用技术型大学。

  "双元制"推不动有着多方面原因,对此国内也有很多争论。其实,这一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引入中国,但至今仍然发展缓慢,唐华认为还是学校无法跟产业融合。

  他说,总以为培训一个学校的老师,培训几个大学校长,就能把双元制推下去,不是那么回事。大学校长推不动,包括教育部也是。教育部只管学校不管产业,所以教育部抓职业教育软肋就在这,他跟产业没法联合在一块。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所在。

  唐华介绍,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最近的决定,有一个分工,其中产教深度融合,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教育部、人社部。在教学系统是教育部说了算,资格认证系统是人社部,包括人社部里面自己还有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挺乱。在德国是一个部门都管了。而且上升到国家法律高度,所有企业和学校都在这个框架下工作,比较顺畅。

  唐华表示,推双元制主要是有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政府统筹、行业指导。这里头除了政府要做地市政府负总责之外,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比如在城市里面的市长要统筹是很容易的,发改、教育、人社、财政等等,他统筹起来很容易,形成合力。同时把产业需求作为双元培育改革的最基本导向。同时我们这里还希望支持和培育行业协会加快发展。想把行业协会作用发挥起来。就是行业协会在教育和产业中间,他们三者应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第二,双元培养,互利共盈。试点是指各级各类院校,比如各类职业院校,包括高职院校,普通中转、成人中专,成人高中、技工学校等等,所有类型的,我们谈到中国的各类型职业学校,在我们改革里面都是改革对象,然后要跟企业双主体办学,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校企双元培养。

  第三,择优先行,制度突破。首先是在一个城市里通过城市的地方立法,然后确定下模式逐渐推广。但在中国认识很不一致,大家有的选择德国模式,有的选择英美模式。在老工业基地推动,跟德国是比较相近的,跟德国产业结构、类型比较相近。第四,地市负责,国家支持。把开发银行请进来,主要是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先锋先导作用,探索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创新,然后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通过PPP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等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对试点项目这些城市,包括项目给予一些支持。

  实际上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照抄苏联模式,在企业里建学校,为企业培养职工,但这种模式企业包办一切,与现代制度不融。第二步是把企业学校推到社会,由教育部门办学。第二步走到现在又发现有问题,包括产教两张皮的问题,最后发现学校和企业还要结合。现在有多种模式,主张产教深度结合,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写的也是产教深度融合。

  双元制就是PPP模式 还须制度完善

  有专家指出,推动产教结合的双元制,其实就是现在被热捧的PPP模式。

  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博士后田志磊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德国的双元制就是职教PPP最经典案例,双元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责任划分现在基本上是这样,企业负责发生在企业场所的培训费用,包括建设培训中心、购买设施、耗材,支付学徒工的津贴,这块是学校花钱的,还有实训老师的工资。州政府负责教职工的工资,包括养老金等等,他的教职工类似于我们国家公办教师身份。地方政府干什么呢?就是负责校舍、设备的建筑和维修费用,还有管理人员工资。

  但据田志磊介绍,我们国内其实有的地方在学双元制,比如佛山就明确的要建双元制,但目前来看还没有德国这样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行业协会、工会和同业雇主协会,这三方面组成一个统和的体系,没有这个做保障,这样的双元制是很难稳定发展,很难持续。佛山也在学习德国,他搞了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德国州层面有这样一个委员会,然后企业、学校都会加入进来。但是就现在来看,起的作用还在慢慢发展中。

  职业教育搭载PPP模式,在国内已有不少地区试点推行,其效果喜忧参半。有的因PPP而迅猛发展,有的从此一蹶不振,由于学校无法像企业一样倒闭,给地方政府带来不小的压力。

  通过调查与分析,田志磊提出,这是一个基于存量改革的视角,因为我们现实中看到的增量的不是主流,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大量职业院校现在资源闲置,甚至有些学校学生几乎没有多少了,老师已经是基本上无所事事了。所以怎么样把这部分资源调动起来,充分利用,这才是我们现在新常态下最关键的事情。

  "我们觉得针对国内和国际情况,需要对我们职业教育PPP顶层设计做一些总结和思考。第一个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是增量改革还是存量改革?我们如果看现在中央思路,发改委的这个项目清单可能增量改革的味道更浓,但是从我们现在大量调研来看,我觉得可能存量的改革是更重要的。因为现实中可能基建的不足,在一部分地区可能是职业教育需求特别旺盛,但是全国来看,确实我们大量的基建设施是闲置的,我们老师也有闲置的。我们其实加入一部分资源之后,加入一部分激励机制之后,上这些教育质量上升,就能满足我们社会需求,就能把这些闲置资源调动起来。" 田志磊说,"尽管PPP的实践其实已经如火如荼,做了很多,这个只是没有太多在学理上进行讨论。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制度上的规范比较欠缺,尤其是风险较大的职业院校改制,这块是我们制度层面上考虑不足的。最后就是拉清单的问题,我们觉得如果要拉这个清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PPP为支持重点。"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