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乡为信仰,60年走向辉煌

2015年09月21日 15:38   来源:中青在线   

  60年前的新疆是闭塞贫困边陲末梢的代名词,如今的新疆则早已成为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60年峥嵘岁月,沧海桑田;60年弹指一瞬,气象万千。

  很少有人知道“维吾尔”这三个字的典故,这令人不明所以的省名实际上寄托了新疆人对团结和凝聚的向往。维,指维护;吾,指“我”;尔,代“你”,“维吾尔”的意思即联合,即维系“你”“我”的关系,即对和睦安定的希望。在这片占据中国国土六分之一面积的亚洲中心上,分布着47种民族,六十年里,他们在这里居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交汇,在这里融合;在这里共建家园,也在这里缔造辉煌。

  有人说,“新疆之于内地,犹如内地之于港台”。地理位置的偏僻导致了更多的隔阂和更多的误读,对于很多内地人而言,新疆依然是陌生而神秘的远方。即使在60年后的今天,新疆人走出新疆时还依然常常面对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诸如是否骑马上学,是否住在帐篷或土坯房,家是否在沙漠边上?再加之被媒体放大的小范围极端矛盾,新疆人在发展之路上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污名;承受了太多来自外界的冷漠、敌意与提防。

  却也因此,对于新疆人而言,“家乡”二字显得更为沉重,更有份量。他们渴望正名,渴望“救赎”,渴望有朝一日走出新疆。然而,这种离开绝非“背叛”,绝非是要挣脱家乡的锁链;儿子娃娃们和丫头们的“出走”,却是在用自己的双脚实现家乡的延伸,却是在尽绵薄之力把家乡带向远方。幅员的辽阔造就新疆人豪迈大气的性格,种种误读则成就了他们的隐忍和坚强。于是他们更加懂得韬光养晦,更加懂得卧薪尝胆,也更加懂得笑纳苦果后奋发图强。六十年里,这块沃土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新疆人,诞生出王洛宾、毕淑敏、陆川、李亚鹏、李咏、和晶等杰出人物,他们走出去,成为新疆的窗口;他们回到新疆,为新疆再添荣光。

  毕淑敏常年在家中摆放着伊宁市荣誉市民的证书,她也常和客人介绍故乡新疆,诉说对家乡的牵挂和怀想。她说,“一个人的出生地对他一生都是万分重要,因为我们的骨骼,我们的血液,我们的每一丝头发,我们的力量都来自这块土地。”对于每一个新疆人而言,新疆正是如此,与其简单称其为家乡,不如郑重称其为信仰。

  成千上万的新疆人相信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就能缔造这片土地的辉煌,成千上万的新疆人相信自己身上藏着变革新疆的力量。因而60年他们带领新疆从封闭式社交走向开放式交往,他们带领新疆从蒙昧落后走向改革开放。库尔班江的《我从新疆来》用镜头记录了100位普通新疆人的故事,通过影像和每个人的自白,呈现出一个真实新疆。白岩松在评价这本书时说,“这些图片与文字里,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每一个新疆人都有着他们的爱与痛,熨帖与纠结,辛酸与挣扎,妥协与抗衡……他们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但他们也与任何一个国人都血脉相通。他们口中每一句“我是新疆人”,每一句“我从新疆来”都说得那么认真,那么饱含深情,他们渴望被了解,于是他们用60年日复一日的努力挣脱误读的枷锁,带领家乡走向辉煌。

  就像大型电视成就片《新疆是个好地方》里说的:这是新疆,总是充满极限诱惑,也要应对极限挑战。这是新疆,也许从来不曾完美,却总让人热泪盈眶……(张卓雅/文)

(责任编辑:屈波)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