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盛世逢特赦的历史经验应当延续

2015年08月25日 09:47   来源:环球时报   单仁平

  中国人大常委会24日审议了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该草案提出为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将对四类罪犯实行特赦。如果草案最终通过,这将是时隔40年中国实行特赦。

  1975年之前新中国有过7次特赦,基本都是针对在押战争罪犯的。这次最新特赦也有一定政治色彩,四类将得到特赦的人有两类指参加过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或者曾为保卫国家对外作战的囚犯。但还有两类与政治无关,分别指向75岁以上和不满18周岁的老少罪犯。

  与前7次特赦相比,这次特赦有更强的法治建设意义,体现了更多的人道主义关怀。今天的中国早已在有别于几十年前的治理轨道上前进,这从特赦人群的构成变化也能一眼看出。

  从四类罪犯的条件看,这次特赦的总人数大概不会太多。但它的象征意义是强烈的,特赦作为宪法规定的法治手段没有被遗忘,它会在必要的时刻被使用,而且会使用得非常严谨。

  这一消息昨天公布后,舆论的反应以欢迎为主,但具体反对声也不乏有之。这表明特赦的施行虽是最高权力机构的事情,但它将受到舆论的拷问。特赦的做法虽源自古代,但它的性质已截然不同。今天的任何特赦都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决定。

  这次特赦特别将“贪污受贿”罪犯排除在外,在所有被排除类别中最为显眼。这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

  总体看来,中国已经40年没有特赦,这个时间间隔得有点长。相信下一次特赦不会再等40年后才出现。但是也有法律学者指出,在中国如此复杂的社会里,特赦也不宜搞得太多太频繁。有些国家监狱装不下罪犯了就搞一次特赦,中国显然不能这样。不能让潜在的罪犯有即使关进去也可能很快被特赦出来的预期,但或许也可让确实经过改造已无害于社会的囚犯有能遇到特赦的希望,国家安排特赦除了政治宣示,也应照顾这两个因素。

  盛世有特赦的几率要大于乱世,这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或许现代中国有必要让这样的经验延续下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必要去对照西方社会是怎么做的。

  一旦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最终做出,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囚犯因为运气好而符合特赦令的规定条件。和平、繁荣的社会会更有心情和能力从事人道主义的实践,但愿每一位获得新生的被特赦者都有一份对社会知恩图报的心,用他们的集体表现证明特赦制度道义及现实意义的双重正确。(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