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工作。其中,鼓励周五下午结合周末的弹性作息安排,引发广泛热议。
旅游业的创新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老百姓切切实实的出游行动来支持。站在游客角度,世界这么大,谁都想出去看看,但横亘于心头的出游障碍,如是不是有出游时间、会不会遭到坑骗、是否可以便利订到门票等,令其难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从景点的角度看,游客到访时间高度集中,给管理维护带来了不便,黄金周时景区内外到处是人,管理方压力山大,闲时则门可罗雀,工作人员无所事事,一张一弛,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意见》出台,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出了多种药方,但提纲挈领,创新旅游发展的关键,还在于让百姓安心出游。在时间、便利和品质上得到保障,老百姓才能游得放心,游得开心。
一来,管理上要打消百姓对“坑蒙骗”的疑虑。时下旅游市场可谓鱼龙混杂:零负团费、强迫购物、景区门票乱涨价等,怎一个“乱”字了得?要让百姓放心旅游,就须建立健全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在打击虚假广告、超低价格恶性竞争、非法“一日游”等旅游市场顽疾方面,相关部门不能手软。
二来,服务上要避免在线旅游成“互联网+忽悠”。客观而言,如今“互联网+旅游”业态已初步成形且发展势头良好,游客做攻略、订车票门票、协调食宿等,都越来越依赖APP平台。但须看到,互联网纷纷烧钱抢旅游市场,线下服务却有些脱节。今年“3·15”相关调查显示,传统旅游投诉并未明显下滑,在线旅游服务投诉却不断上升,有游客甚至将“互联网+旅游”比喻成“互联网+忽悠”。科技发展带来了智慧旅游,与之衔接的线下服务也应顺势变革,如此才能让旅游业有品质上的飞跃。
三来,制度上灵活腾出百姓出游时间。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设施日趋完善,旅游硬件已经铺好,出行时间成了当下老百姓最想要的出行保障。有多少人感叹“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目前有些假期安排就不够合理。一方面,老百姓假期太少,出游时间有限。根据2011年全球知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的调查,中国雇员的带薪假期和公共假期数量之和仅有21天,相比于第1名英国雇员的36天假期,足足少了半个月,难怪专家长期呼吁增加假期。另一方面,假期安排死板,出游时间不合理。目前老百姓真正意义上的长假只有两个,一个是主要用来省亲而非出游的春节,另一个才是真正有“假”味的“十一”小长假,由于假期时间固定,一放假到处人山人海,黄金周变黄金粥,出游体验甚是糟糕。并且,由于学生假期与家长不同步,大人有限的带薪休假也只能调整到暑期,导致一到暑假大人们集体休假,这对用人单位正常运转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把假期安排权限下放到学校,让学校自主安排放假时间,或是采取灵活的学期制,有助于百姓错峰出游。
当然,要确保百姓出游时间,还要避免带薪休假成为“纸上福利”。现实中,不乏有用人单位将月薪设置成“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浮动工资)”,且将基本工资压得很低,员工一旦出游,所谓的“带薪休假”,就演变为:带薪嘛,不扣基本工资,但对薪酬大头绩效工资猛砍一刀。结果就是,休假员工当月只能拿到很少的收入,上交房贷的按揭一族自是不敢轻易把假休。因此,国家应明确带薪休假中“薪”的标准,谨防用人单位落实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要确保旅游真正成行,就必须打消横亘于百姓心头的种种顾虑。老百姓只有安心出行,才能游得放心,游得开心。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