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同,到大同

2015年03月05日 08:07   来源:钱江晚报   本报评论员高路

  两会上,常常能听到就同一件事情不同、甚至是意见相左的声音。比如,这边厢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建议尽快取消汽车限购限行。那边全国政协委员丁金宏说,仅有八个城市控制,汽车数量还不够。双方各执观点各有依据,一个说卸包袱一个说要再加码,两个在不同会场开会的人针锋相对的措辞犹如在隔空喊话。

  他们自然不是一个来自地球一个来自火星,这些看似南辕北辙其实都是基于现实问题上的一种求索。两会上,代表委员身份不同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必然带来观点不同,就是应该让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你让汽车行业的人出来说限购的好,让环保行业的人说石化行业的好,那恐怕是不现实的,没必要抱这样的心理预期。其实社会并不需要虚伪的表态,但社会需要据理力争的博弈。谁说得有道理,谁说得没道理,尽可以把观点依据都亮出来,摆上台面论道总是要好过私底下的交易的。

  对错是价值判断,但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常常是在寻找最大的公约数。有些事情对部分个体不利,但对社会整体有利;有些事情对个体有利却对社会整体不利。你说限购有人骂,你说不限购,照样有人骂。用不着上纲上线,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言词激烈地指责对方胡搅蛮缠。

  就拿限购这件事说吧。宗庆后说治标不治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问题。这话本身有什么问题呢?一点问题都没有,哪一个限购的城市不明白这个道理,堵不如疏也算是常谈了。难题是根本能不能“根本”起来。要说根本,城市应该按理想的状态重新规划建设一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城市政府机构文化机构医疗机构集中在一小块区域内,这种粗暴地叠加,估计你修多少条马路都不顶事,人流还是会在那个地方聚集起来。根本只是相对而言的,根本上建地铁建马路才能解决问题,可基本上每个城市,钱都是问题。你说听“根本上”的不是听“基本上”的?

  丁金宏说,已有八个城市控制汽车数量还不够,建议国家出台统一标准,按汽车拥有量不同采取限购、重点区域限行、拥挤收费等不同力度的措施。他说的话固然会让汽车行业的人很不高兴,也会被人指责为对民生权利的一种侵害,但他说的就是行政对市场的粗暴干涉吗?恐怕也不是,堵是现实问题,而再好的方案实施也是需要过程的。不能一心只盯在理想上,现实问题就得有现实的解决办法,要不然民众就得时刻忍受。不同的阶段就得有不同的应对办法,要不然就是对民众的不负责任。

  重要的是我们听到了多少种声音,我们又如何在这些声音中作出取舍。声音多、利益诉求多元也同时说明开放度高包容性大,民主议事,共商国是的意义所在。

  做一样事情没有争议反而是件奇怪的事,这是要求我们对待争议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大家都发出声音,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找最大的公约数、利益的交汇点。这种不同不但有观点的不同,还有角度的不同、立场的不同,甚至是利益的不同,我们大可不必为一些人发出了让大家无法接受的声音就大惊小怪,以为人家这是与公众过不去。有不同就有博弈,有来有往才能求大同。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