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制度应对征婚救弟式求助保持敏感

2015年01月26日 09:31   来源:光明网   龙敏飞

  “谁能救我弟弟,我愿意嫁给他,并且可以马上跟他坐火车回家结婚!”1月24日上午,微博网友@黄习超发布了一组“姐姐征婚救弟弟”的照片引起众多网友关注。照片显示,昆明火车站广场上,24岁的黄习菊身穿洁白的婚纱,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弟弟黄习超不断询问着赶火车回家过年的旅客,希望从人群中能够找到她弟弟的救命恩人。(1月15日《春城晚报》)

  “征婚救弟”,的确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之前,早有不少“卖身救弟”或“征婚救弟”的新闻。如2012年,一则《为救尿毒症弟弟,辽宁丹东女洒泪征婚》的微博引发关注;再如2003年,成都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女生,为了给突患白血病的弟弟筹钱救命,立下誓言:“谁愿意支付弟弟的医药费,我愿意陪伴他一辈子”……类似的事件,的确已经发生多起。对于弱者而言,有没有“吸睛效应”,是他们能不能获得救助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昆明的这一起“征婚救弟”事件,有人读出了悲情,也有人读出了炒作,更有人开始对征婚女的长相评头论足……不可否认,围观者当中,的确有同情者,但也有质疑者,更多的人,似乎只是在看热闹。毕竟,类似的事情一多,公众便会审丑疲劳。“征婚救弟”固然有一定的吸睛效应,但已经不是第一次运用,而大众传播,正好有一个“喜新厌旧”的毛病。在这样的境况下,“征婚救弟”式求助,如果没有制度回应,的确很可能“始于喧嚣终于寂静”。

  在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没有吸睛效应,的确是不行的;而对于弱者的求助而言,没有眼球效应,就是在等死了。对于“征婚救弟”式求助,公众可以不出声,也可以保持沉默,因为他们“见怪不怪”了;但社会救助制度不能装作看不见,因为他们绝不能丧失对类似事件的敏感,绝不能习以为常。毕竟,一旦救助制度也对类似事件失去了痛感,那就等于把这群弱势群体推向了悬崖,这是现实不能承受之重。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我国的医保制度一直在改进、一直在完善,国家的财政投入力度,也一直在加大,不少人已经享受到医保制度带来的利好。但是,在一些大病面前,尽管有相关的大病医保制度,但动辄几十万的巨额医疗费,对于家庭收入微薄、求助渠道有限的家庭而言,仍然会面临无钱可医的尴尬。在这样的境况下,大病医保制度,的确应该继续升级,从被动申请向主动救助迈进,如此才能在制度上对相关救助进行保障。

  自然,医保制度从来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为资金总是有限的,那总有保障的缺口与盲区。在这样的境况下,医保之外的其他救助制度应及时跟上。在此次求助事件上,便有网友留言称,“红会呢?出来走两步”。这样的调侃,其实也是在对红会救助的一种呼吁。自然,我们不可能奢求每次类似的求助,都能换来红会的救助。但最起码,我们希望医保救助与红会一般的社会救助,能够有足够的衔接,让每一名弱者都能“看得见阳关”。

  “征婚救弟”式求助,在如今这个社会,的确没那么有新鲜感,但希望救助制度本身,要对任何的求助讯号保持敏感。唯有如此,才能消解弱者的无奈与无力,也才能发挥救助制度的良善本色。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