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场转型,能否成“王谢堂前燕”?

2015年01月20日 08:19   来源:红网   田佳玮

  北京郊区的气温徘徊在0摄氏度左右,广阔起伏的黄草地和结了冰的水域,表明很多在北方经营的高尔夫俱乐部已进入封场期。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由于气候条件所限,北京的高尔夫球场均暂时“歇业”,但其中的一家,却向几位业内专家打开了大门,以“寻求转型的建议”。(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不为战胜别人,只为超越自己”的运动理念,加上优美舒适的运动环境,使“golf”成为集绿色“green”、氧气“oxygen”、阳光“light”、友谊”friendship”于一身、备受追捧的一项运动,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中央“十一道禁令”无果的解释。作为一项高投入、高收入,几乎被非富即贵者垄断的消费项目,高尔夫身上集结的错综复杂的利害矛盾才是真正使其“生生不息”似“小强”的原因所在。

  在国内,最早因外商消费需求而兴起的高尔夫运动,其身上承载的“身份认同”和“财富象征”远远超过其作为一项运动的最初使命。高尔夫球场建设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先上车,再补票”的建造模式。一些习惯了打政策擦边球的地方政府,宁可冒风险,也不愿意放弃“卖地造钱”这块喷香的肥肉;加之高尔夫运动作为官员“爱好腐败”的“遮羞布”,更加受到权钱交易者的青睐。众多利益促使下,高尔夫球场披着诸如“绿化带”、“发展体育”的外衣破土生长也见怪不怪。

  如果说之前的政策禁令都是隔靴搔痒,那么,“九项规定”出台之后疾风骤雨般的反腐力度才真正让高尔夫经济遭遇了与五粮液类似的命运。一方面要支付较大的场地租金,一方面要向政府部门上交重税。在运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正像北京这家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者所说:高尔夫球场的经营到了最难的时候。一些恪守“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商业逻辑、等待寒冬过去春光普照的经营者们,现在也不得不思考新的出路。

  而讨论能不能使高尔夫经济实现转型,能不能从根本意义上使一项高消费的项目变成“旧时王谢堂前燕”向普通百姓敞开怀抱,显然为时尚早。只要高尔夫球场的运营成本不降低,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这一转变。但正像相关专家建议的那样,如果考虑降低运营成本、减小场地规模、削减高档服务、增加更平民化的产品等等措施,高尔夫球场或许能够开辟出新的消费群体,如此观之,未来的高尔夫球场平民化也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

  一些高尔夫球场的运营依靠“有求就有卖”的商业规律,看似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实则是在灰色地带进行的”高空作业“。从最初的审批到终极的消费,一路踩着高跷,瞒天过海。30年了,让行业经历一次淘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有找到真正成熟稳定的经营方式,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