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布鞋院士”李小文的“素心”长驻人间

2015年01月12日 08:18   来源:红网   晴川

  1月10日,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67岁。而就在4天前,他刚刚获评“感动师大”新闻人物,“一双布鞋,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颁奖词成了他一生总结。(1月11日《华西都市报》)

  死是每个人的宿命,但当因一双布鞋横空出世的“扫地僧”的生命突然陨落,还是引发了国人海啸般的感慨唏嘘。人们关注的目光久久不愿移开,是因为这一双布鞋宛如一个科学精神图腾,嵌入你我血脉,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

  这个世界本就多元,有人天性喜欢素面朝天,有人偏爱衣冠楚楚,一个人穿了什么,与他的才学乃至品性实在并无多少关联。科研领地不是出世的世外桃源,穿啥无需褒贬,我们见得了穿布鞋的,也喜爱西装革履,衣着光鲜者。关键是看他是否能心无旁骛,坐得了冷板凳,是率性而为,而非刻意模仿去东施效颦。在通常人看来并不美的布鞋,因为穿鞋人有一颗执着事业的“素心”,而显得美不可言。这符合公众的心理期待,或者说,也是对那些靠学术造假等旁门左道来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辈的一记耳光。正是由于他们,将学术圣地搞得乌烟瘴气,饱受诟病。

  人们常说,投入一件事的人是最美的。李小文用行动阐释了这个道理。他也用行动,拨正了有些人有些病态的审美观,让人知道,外表是一种美,内在更是一种美,而内外兼修协调的美,才是人世间真正的大美。而怀念,是关注更是期待,期待这样一个标杆性人物,能够荡涤学术领地的污浊之气,让这方天空重新变蓝变纯粹变干净。令人欣喜的是,舆论的广泛参与讨论,无疑有助于进一步廓清这一价值观;而广大师生点灯为“布鞋院士”送行,也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从这个角度说,穿布鞋的扫地僧走了,但并不代表“世上再无扫地僧”。就在9日,氢弹功勋于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谁能说,这位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大师,以及其身后众多正在潜心学问的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是这样的“扫地僧”呢?人们仰望的,不是华丽的外表,而是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水准标注出的人生高度,用他们光华耀眼的道德和学术“盖世武功”征服了人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布鞋院士”的英年早逝,令人遗憾。而这样的遗憾,在科学界、文艺界、教育界等并不鲜见。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要多关心这些“扫地僧”们光环下的身体,他们的工作环境,他们的生活状态。我们期待“布鞋院士”的“素心”能在人间驻留久一些,让他的光辉释放的时间再长一些,因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这样的精神灯塔,来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