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忧草:“最美流浪夫妻”为什么要“流浪”

2014年11月17日 15:42   来源:荆楚网   

  11月13日,湖北黄石《东楚晚报》一篇《流浪夫妻背袋硬币到银行换成300元给大学生女儿》的报道,牵动了许多读者的心。这对流浪夫妻来自安徽涡阳,除了育有一儿一女在上小学外,还收养了一对弃婴,其中一名弃婴并非上大学,而是在上高三。14日报道持续在网上引起关注,许多网友称这对夫妻为“最美流浪夫妻”,并有多位网友希望捐款相助。(11月15日中安在线)

  网友们对这对安徽流浪夫妻所展现的同情心确实令人感动,不但很多人希望能助一臂之力,也有很多网民被流浪夫妻的“父母心”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黄石市交通路一家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不但乐于帮助这对夫妻点数一蛇皮袋的硬币,还为夫妇俩准备了中餐,这样的敬业精神与乐于助人风尚,也值得嘉许。

  但这对流浪夫妻的遭际,还是不免让人产生很多疑问。据报道,49岁的高广林家住安徽省涡阳县,他双目失明,54岁的妻子汪芳也腿脚不便。严格说来,他们都属于残疾人,理应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而不需要到处要饭。

  按《安徽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第34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人和农村五保供养的残疾人,应当采取其他措施给予特别救助。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扶养人或者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供养;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集中供养。各级人民政府对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残疾人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助。”虽然民政部门表示高广林享受“五保”,其妻和3个孩子享受低保,但如果政府部门的补助真的到位的话,他们两人又何必到处乞讨为生、甚至“蜗居”在天桥底下呢?

  再者,据说这对流浪夫妻之所以背井离乡去乞讨,其直接原因是7月份老家涡阳发生干旱,他家赖以生存的6亩水田和麦田绝收,没有了收成,可家里还有孩子在读书,于是夫妇俩只好瞒着孩子,一路向南乞讨。这也说明了我们对农业补贴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农民收入不但通常都低于其他行业,而且浮动大,易受到天灾影响。所以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会对农业和农民进行补贴,尤其是一旦遇到天灾,政府部门会对农民进行补偿,对灾民生活予以救济。在这方面,我们是“后来者”,不但资金投入不够,制度设计也不甚合理。2005年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为2975亿,而粮食直补、奖励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合计不超过230亿,用于粮食和棉花流通环节的补贴仍占很大的比重,类似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缺乏透明度,补贴效率低下,农民受益较少。如何把农业补贴最大限度地发到农民兄弟手中,这是个需要正视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