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套次品课桌椅从何而来?

2014年09月11日 07:13   来源:西安晚报   李英锋

  近日,媒体对湖南邵阳县公开招标的10万套学生课桌椅因质量争议,部分至今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下午,当地官方告诉记者,该县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对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产品一律拒付货款。(9月10日新华网)

  针对此事,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有多道程序把关,次品课桌椅仍然“炼”成了?为何生产厂商把次品课桌椅直接送到了各学校,没有履行“先验货,后送货”的约定?而在生产厂商送货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为何没有制止,或提出异议?退一步讲,为何课桌椅被送到学校后,依然在长时间内无人进行事后检验?而如果没有内部知情人的举报,这10万套次品课桌椅是否早已堂而皇之地上岗?这种结果不是没可能发生。我们应该感谢知情人的举报,也应该为邵阳县在采购课桌椅过程中漏洞百出的低劣表现感到羞愧。

  笔者以为,这10万套次品课桌椅引发的争议已经超出了原来的合同范畴,而处置争议也就不再只是合同双方的事情,处置争议的方式不能仅限于合同范畴内的拒付货款、退换课桌椅、中止合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工商、质监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依法对中标厂商生产次品课桌椅的行为进行调查,看该行为除违犯合同法之外,是否违犯了《产品质量法》等法律,如违犯,则追究厂商行政处罚责任;同时,纪检监察等部门应对邵阳县有关部门在课桌椅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违规操作、招标猫腻、以权谋私等行为进行调查,如确实存在问题,也应追究涉及采购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此事要引以为戒,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程序,堵住可能出现的程序漏洞,并严格履行程序,让采购程序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从而避免“次品采购”现象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