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政府花1500万元为学生更换10万套桌椅,如此“大手笔”招标采购的却全是“次品”,其背后究竟有无“猫腻”,引发社会关注。(中新网9月9日)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兴旺发展。因此,邵阳县本着“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本意投资1500万元购买10万套课桌椅,为改善学生受教育的条件,本是一件为民办实事的好事,却为何10万套课桌椅都成了“问题”桌椅,寒了广大群众的心呢?而相关部门又何以迟迟不验收,其中不得不让人怀疑究竟存在什么猫腻?
据新闻报道,此次政府采购出现失误是由于没有预想到供货方会将不符合招标要求的产品大规模送到学校,而相关负责单位收受的10万元是由投标保证金2万元及履约保证金8万元组成,招标书中却未分开表述。
课桌椅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及身体健康安全,相关负责单位应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然而,相关工作人员却置规定程序于不顾,不予验收便给予“绿灯”,让生产商一路无阻地将不符合招标要求的“问题”课桌椅送到学校。真的是监管验收工作人员“天真无知”还是上级领导徇私舞弊授权使其畅通无阻?
对此,笔者认为,其中“奥秘”已不言而喻,与1500万“问题”课桌椅相依存的是“权钱勾当”,如若不是权与钱开道,打通关节,“黑心”生产商敢如此胆大妄为地生产不合格课桌椅,曝光后,其惩治力度仅限于更换了之,广大群众寒心。
因此,笔者认为,如此顶风而行的“生财之道”应严惩不贷。一是加大相关监管部门“一把手”问责力度,严查背后的利益链条,不管涉及到什么部门和个人,都要一查到底,对贪污受贿、构成犯罪的要绳之以法。二是在经济处罚上予于“黑心”生产商重罚,使其“倾家荡产”,让他们不敢再为了一己私欲而挑衅法律的权威,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还应追究相关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其次,要完善相关监管制度,让其处于社会监督之中,置于阳光之下。惟次,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祖国的花朵才能茁壮成长,国家才能日益兴旺!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