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金流向金融“盲区”

2014年08月04日 07:46   来源:人民日报   欧阳洁

  尽管我国机构数量众多、资产规模庞大,但近年来仍然出现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融资问题尤其突出。据推算,全国小微企业信贷满足率只有20%左右。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金融供给同质化和金融需求多层次之间的矛盾。对那些有助于稳增长、扩就业的小微企业来说,其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甚至成为金融服务的“盲区”。

  因此,加快发展民营银行不仅为民营资本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而且通过民营银行差异化定位,提高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让资金流向目前的金融“盲区”。

  作为金融业的新生力量,民营银行为何定位于小微、小区金融?温彬说,这是发挥其比较优势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民营银行资本实力有限,不支持其跨区域、多领域业务扩张;另一方面,民营银行主要股东属于民营产业资本,它也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更了解和便于控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

  发展之初,民营银行面临怎样的挑战?温彬认为,在存款保险公司正式建立前发展民营银行,可能会因存款人缺乏信心而制约民营银行开展业务。因此,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监管部门对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提出了更多的监管要求,这有利于增强市场对民营银行的关注和信任,是试点工作平稳推进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民营银行的未来,温彬表示,虽然几家试点民营银行供给能力有限,但通过积累经验,完善监管,待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相信民营银行会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在丰富和完善银行体系的同时,弥补金融服务短板。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