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当官没劲”搅乱官场生态

2014年06月27日 14:52   来源:荆楚网   安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群众交口称赞。但随着转作风的深入,部分干部身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比如,一些人觉得要求严了,“当官没劲了”,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一些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不收礼不吃请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有的以差旅费报销太严为由,该出差的不出了,该下乡的不下了;甚至有的离开宴请吃喝,就不知道该怎么工作了。对此,群众反映强烈。(6月25日《人民日报》)

  为什么政策的“发条”拧紧了,当官反倒觉得“没劲”了呢?如果“干劲”不是源于政策的严格要求,又来自何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在有些官员看来,公车不能私用了,公款不能吃喝了,公权不能创收了;政策严了,要求高了,责任重了。总之就是公家的便宜不好占了,干的多了贪的少了,如此“不划算”的官当起来自然没劲了。这个听起来似乎很讽刺,但却是一些官员的真实心态,对此应当给予充分重视。

  “当官没劲”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畸形为官心态,显而易见,这些人当官的目的,不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谋取与权利相随相伴的特权。如此为官,怎能奢望他们鞠鞠躬尽瘁为民办事?对于这部分人,他们当了官,老百姓才会觉得“没劲”。由此可见,狠抓作风建设,犹如一张大网,打捞起这些“没劲”的“官”,这无论是对于净化官场生态、还是对于老百姓来讲,都是一个福音。

  客观的讲,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大背景下,“当官没劲”只是出现在个别干部身上的个别现象,我们不能忽视依然有很多为了公共事业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们。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杂音”而影响对整个“旋律”的评判,更不能用“杂音”替代“旋律”。当然,除了剔除“没劲的杂音”,还要让“悦耳的音符”更加出彩,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信念坚定”的好干部选到公务员队伍中来、推上领导岗位,让人民满意,让公务员干的有劲。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