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讨论,可以更加高效

2014年03月09日 08:30   来源:人民日报   袁振喜

  这两天,代表委员们主要在审议、讨论报告。几场会听下来,感慨不少。

  6日,去听人大贵州代表团的会。9点准时到场,不料会议已经开始。

  “大家都早早到齐了,想发言的人多,所以提前了近10分钟。”工作人员说。

  会议很连贯,一人说完另一人立刻接上。口水话少了,掌声没了,这会开得很紧凑。

  7日,听政协民建小组联席会。因为有央行和公安部的负责同志在,发言基本是对这两个领域的询问和建议,都是针对性强的尖锐问题。“报告里写了推动开办民营银行,可我们申请了3年,还没消息。改革要体现在每一件具体事情上。”“利率市场化的方向是好的,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利率的管理。”……委员们一点儿也不客气。想发言的人太多,主持人不得不两次推迟讨论结束的时间。

  问题真,建议实,主题集中,这会开得很热烈。

  审议、讨论报告,是两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其主要形式就是各团组开会讨论,讨论的效率,直接决定了两会的效率。在讨论中能否尽可能多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不但取决于代表委员自身的履职能力,也取决于讨论会的组织能力。

  朱永新委员曾说过,“你不称职,意味着67万人缺席”。做一名称职的代表委员并非易事:要能尽快读透报告,平时要有调研有积累、熟悉国计民生并深谙百姓诉求,能够提出真问题,拿出有价值的方案……代表委员认清自己的角色,有责任担当、有使命感,才能真正履职。

  而有意识地强化讨论会的组织,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面。比如贵州代表团就明确规定了会议程序、发言时间和顺序,要求代表发言必须直奔主题、围绕报告提出意见建议。民建的联席会议也明确要求发言必须讲最核心的内容,未尽之言在讨论会后全文提交。“以前,有代表上来先介绍自己,然后念很长的稿子,把时间全占了。还有委员直接拿提案来念。”一位多年采访两会的记者说。

  提高代表委员的履职能力,强化团组审议、讨论的组织,相信两会的质量和效率将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