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让社会实践变成一场“秀”

2013年10月16日 09:51   来源:荆楚网   丁辉

  10月13日,北京清华大学附中与北京海淀公园合作,宣布将海淀公园的京西稻田设为清华附中的社会实践基地。当天,100多名该校学生走入稻田,挥动镰刀,亲手体验收割稻穗的辛劳,感受收获的快乐。

  学校组织课外社会实践,特别是劳作实践,好。时下大城市的许多学生,确实已经到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地步,让这些学生通过切身的传统劳作,了解并感受“盘中餐”的来之不易,乃上上之举。只可惜此次新闻的图片内容让人疑惑万分:100个学生穿着干净整齐的校服、洁白的旅游鞋、挥舞着崭新的镰刀,对着一小片稻田,花几十分钟割下几株,然后就有稻米熬制的香粥喝,还能玩跳房子、丢沙包、跳皮筋、滚铁环等游戏。确定这是劳作实践而不是郊游吗?特别是旁边还围着群拍照摄影的、抹汗喂水的“闲杂人等”。这样的劳作实践也能体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不起腰、浑身是泥”的“汗滴禾下土”务农之苦?只怕未必。学生们感触更多、印象更深的恐怕是喝新鲜稻米粥的香甜,玩各种小游戏的快乐。

  或许学校出于保护心理,怕这些“天之骄子”们累着了、伤着了,不敢让学生劳作时间太长、劳作份额太多,但这等“走马观花”式的劳作实践,又怎能得到真正的实践效果。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责任,面对21世纪我国向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和提高国民平均素质的要求,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学校给学生的社会实践一定要让其切实受惠、真正受益,增加其社会生存力不说,亦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质量。因此任何教育都不能带上“形式主义”,不能给学生有缺失的体验,劳民伤财倒也罢了,若因此学生埋下错误的种子,为未来种下隐患,那就因小失大,悔之晚矣。

  做“秀”与做事只是一字之差,做教育这个事还是应该落到实处为好。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