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敬老节变味为“敬老劫”

2013年10月14日 07:00   来源:红网   李振忠

  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恰恰也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以来的首个法定“老年节”,这也为今年的重阳节带来了超乎往年的关注。近日,全国假日办就放假安排向社会征集意见,不少网友趁势建议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让子女陪陪老人,方能更好的实现“重阳敬老”的意义。(10月13日中新网)

  敬老放假,爱幼当然也要放假,母亲节放假,父亲节当然也要放假,而情人节更是年轻人最爱,也得放假。不是说当下假期足够多休闲时间足够长,而是说完全没有必要将敬老或者爱幼与放假硬扯上钩。

  传统的家庭模式是家族式大宅院,即便不是如有钱人一样家家都会有大宅院,但本村本街的子孙聚居地,本身也不出二三里地。如此以来敬老孝亲就来得非常方便。大户人家的子女每日要问安请安,小户人家的子女当然也要问候自己的父母。孝道自古以来就不是奢侈品,而是如呼吸一样的必需品,只是到了现代城市现代社会模式之下的孝道才变了味儿。

  常回家看看入法,未必能管得了子女的看看与否,他仍然可以看看,也可以不看看,甚至根本一年踏不到父母门上一两次。有网友如是说,重阳敬老节,把孩子往父母家一放,小夫妻可以悠哉游哉。第二种情况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利用宝贵的假期踏到父母门上,而是直接带孩子郊区一日游去了,“看看法”有何咒念?作为父母,有无必要因此而将孩子告上法庭?

  古代看来没有专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而假如出现了无视老人权益不孝不敬不养老甚至虐待老人的案件之后,往往靠官府的基本法条断案来解决。而一般性“看看”,无需入法一样得到了相对于现代社会要好得多的执行。至少在人们的记忆中,上辈人比我们执行得好,老辈人比上辈人还要好。换言之,孝道是随着家庭城市化模式之后才趋于式微之势,第一个原因是现代家庭成员经济趋于各自独立引发的孝道危机,第二个原因是家庭住房形式改变之后引发的孝道式微。钱不仅仅靠父辈来挣,也不靠跟父辈闯荡才能挣到,而是进入现代职场获取经济收入,这势必造成经济的各自独立,也势必引发孝道经济支撑的弱化。而家庭住房模式的单元化改变,当然也就造成了过去问安等形式的弱化甚至消亡。

  别让敬老节变味为“敬老劫”。给老人洗7次脚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伪孝,将父母家当成自己的托儿所而根本对父母的感受不管不顾者当然也是伪孝。而事实是年轻人利用宝贵的重阳节带儿子登山而不带老人赏菊的事情也属司空见惯,敬老节,让父母在家准备几天当日做一顿丰盛的宴席然后登山赏菊休闲之余酒足饭饱之后回到自家安乐窝,这几乎就是“敬老劫”。而改变这一切的,恐怕靠法律保障不靠谱,靠放假一天更无法唤醒孝道,而只能靠传统道德传统礼仪自根基处重建,靠孝道从娃娃从学校抓起。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