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书隐楼,何妨塌了重建?

2013年09月30日 10:13   来源:东方网   陈云发

  上海老城区有一座清代建筑书隐楼,据说曾是江南名楼之一,近年,因该建筑年久朽蚀,十多米高的主楼墙体开裂,随时会发生意外。对此,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提出由政府或社会出资赶快进行修缮、抢救。

  其实,书隐楼的困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受到社会关注,曾有人拉我们单位能加入抢救的行列,当时我还去原南市区文化局了解过书隐楼的情况。想不到时过20多年,书隐楼的坍塌就在眼前,而抢救修缮工作仍止于空谈,并未启动。

  修缮书隐楼的难度在于此乃私产。近年,曾有政府及社会闻人想出资修缮或先置换再抢救、开发书隐楼,但都因为该楼产权问题,数千万元的修缮资金无法立项而作罢;而民企欲出资置换书隐楼,书隐楼的房主郭家不断涨价,目前收购价已从原先的3000万元涨到了2亿元,而且郭家有产权份额的后人散居海外,难以找到他们进行置换收购。面对书隐楼的产权“死结”,政府及社会暂时较难有所作为,这样,这座楼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天天烂下去。从保护古建筑文化角度看,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但也可能是不得不接受的结局。

  日前,同济大学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提出,认为可参照国外经验,“重要历史建筑不应受到产叔局限,必要时可强制执行保护”(见9月23日《解放日报》:《飘摇书隐楼,私宅保护难题谁解?》一文)云云。这位教授的主意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免“可怕”,为什么?因为若此例一开,就很容易构成公权力随意对老百姓财产进行“征用”、“置换”的侵犯,这就威胁到《物权法》乃至《宪法》中关于公民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权利。为了所谓保护古建筑而开侵犯《物权法》、《宪法》的口子,这不仅是短视之举,而且是对社会法制的践踏,这样的蠢事绝对不能再干了。再说,对优秀古建筑后认定是个复杂的问题,也不能由少数专家说了算。

  书隐楼的最后归宿,一是它的主人郭氏家族能开明一点,将此危楼献给政府(政府当然要作补偿,但不是狮子大开口的2亿元),由政府出资修缮;二是书隐楼在年年的束手无策中突然倒塌,然后若干年后,由政府或社会出资重建,让它浴火重生。这两种结局,我倾向于第二种。因为就明清季江南名楼而言,书隐楼不能与岳阳楼、黄鹤楼、天一阁等比肩,只算常州红梅阁、嘉兴曝书亭等的档次。清代名楼建筑目前国内尚有一些,书隐楼不是“唯一”的。所以,对书隐楼,当前最重要的是研究这座古建筑,将其外形、结构、装潢、艺术价值、用材等记录下来,将来等此楼塌后,以便重建。我不认为重建就是造“假古董”,江南许多名楼重建后不也很有人气吗?再说,清代建筑“古”的文物价值,与宋、元以前的建筑,毕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