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河北省开展的“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中,共有1.3万人吃“财政饭”的河北邢台市宁晋县,近日一举清理出292名“吃空饷”的人员,仅此一项,该县财政每年就能少支出380多万元。(8月8日中国广播网)
“吃空饷”就是不在其位谋取其利,不付出劳动就获取薪酬,不仅是对国家财产的公然侵占,重要的是对民众利益的极大损害,其本质就是在“喝民血”。正因如此,老百姓一直对此深恶痛绝,“喊打”之声更是此起彼伏。
剖析“吃空饷”的实质,不难看出这是权力、利益驱动下的一种“双面合谋”,是“发空饷者”与“吃空饷者”的呼应配合。“发空饷者”用手中的执法权力为“吃空饷者”遮羞,采取扭曲的、丑陋的“空饷”方式来侵犯纳税人的权力,吃走的是国家诚信、政府权威、公众信任、社会公平。
“吃空饷”的根子在权力庇护。在相关案件中,监管者、审批者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行方便、打掩护,大搞以权谋私、利益交换,无形中形成了各种“喂空饷”的潜规则。所以“吃空饷”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官官相护的“权力网”为“吃空饷”提供了滋生土壤。
“吃空饷”还暴漏出制约“哑火”、监督“失声”的问题。就近几年揪出的“吃空饷”案例来看,无非是权力没有受到权力的制约,上级疏于监督、同级不想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不知监督,监督制度成了一纸空文,从而使“吃空饷”处于监督缺失的“真空状态”,安全而无人问津,吃得其所,得之安然。
“吃空饷”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虚耗了公共财政资源,损害着政府形象和声誉,危害自不待言。宁晋县“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效,令人拍手称快。然而,沉珂不是一日成就,剔除“吃空饷”瘤疾,还要在制度、监督、教育层面再下功夫。
要完善制度,堵住“吃空饷”的“漏洞”。围绕“吃空饷”的办理、审批、发放程序,层层把关。要加强监督,成立专门机构,受理“吃空饷”问题的群众举报,确保群众监督举报有门,受理有路。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使公职人员打消“吃空饷”的念头。如此,刹住“吃空饷”歪风才会大有希望。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