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差给北大丢了脸 网友:欧巴,你真的不必自责

2013年04月15日 09:06   来源:华声在线   

  [导读]“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11日回母校讲创业,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49岁的陆步轩仍觉得卖猪肉不体面,“混得差”,毕业多年,北大的活动他都没有参加。而北大老校长许智宏为此演讲致辞时说,“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混得差就真的给北大丢了脸吗?

陈生(左)、陆步轩(右)与师生交流

  [新闻人物]

  陆步轩,长安人。1966年出生,1985年以陕西省长安县(今为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长安县柴油机厂”工作,后来下海经商,做过多种职业。1999年,在长安开了“眼镜肉店”。2003年,因本报报道“北大才子街头卖肉”而出名,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2004年,调入长安区档案局工作。2005年,陆步轩自述人生的20万字纪实文学《屠夫看世界》,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5月,在广州他认识了同为北大校友、同是“卖肉佬”的陈生。2009年8月,陈生邀他赴广州相商,提出开办“屠夫学校”,两个“卖肉佬”一拍即合。2011年12月,陆走进广州“屠夫学校”当公益老师。

  [新闻透视]

  “我们是北大的丑角,但我们是正面的”

  2003年,陆步轩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卖猪肉,被媒体关注,引起社会争论甚至批评。11日,陆步轩分享了自己就业和创业的坎坷:毕业后分配不理想、几年后丢掉工作。“1993年,我没办法了,才被迫‘跳海’。”

  这位曾经的西安市长安县的文科状元,经历了低谷后,靠卖猪肉的超高业绩一鸣惊人。2004年,陆步轩到长安区档案馆工作。2009年又接受校友陈生邀请,到陈生专门为猪肉生意培养员工的“屠夫学校”任教。

  1984年北大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的陈生,现在是广东一食品公司董事长。他说,北大校友卖猪肉并不是宣扬“读书无用论”。北大给了他宽容的环境,让他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听各种观点的讲座,“创业正是需要立体的知识结构。”

  陈生说,“演员不止有漂亮的,还有赵本山、潘长江那种长得不好看的,我们就是北大的丑角。我们没自杀、没跳楼、没出国,我们是正面的。”

  [新闻质疑]

  卖猪肉怎么就给北大丢了脸?

  文/杨亚军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说得很在理,“文凭只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其实名校的毕业证书也不过证明你在这个学校里学习过,它最多也只是反映了你的文化程度和学习状况。名校毕业生,我们既要尊重他但又不能迷信他,如果人们固守传统思维定势,务必把名牌大学生就业定位在某些狭小的框架内,那会使名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越走越窄。这次陆步轩接受北大官方的邀请到学校演讲,说明北京大学对陆步轩工作的肯定,也是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具体体现。

  在美国,有这样一位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他毕业时正逢美国经济极不景气的时候,当时大学生就业相当困难。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他决定去一家规模较小的出租车公司应聘做出租车司机,并邀请学经济管理的同班同学一起去应聘。结果遭到班上同学们的耻笑,“我们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怎能去做那样低贱的工作,太没面子了。”结果班里只有他一人做了出租车司机。他后来当了老板,成立并拥有了一千多辆各类汽车的公司,资产达上亿美元。而曾经嘲笑过他的那些同学个个仍是普通的白领而已。日后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在找工作或者自己创业时,许多人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这个职业或行业会不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机会,而是考虑眼前这份工作是不是很丢人,所以他们错失了不少良机。”这位哈佛大学高材生的经历说明,做什么事情,关键是事在人为,只要努力拼搏、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幸福。

  笔者去过台湾,发现在台湾有许多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如炸油条的做包子的,许多人都有在海外名校留学的经历,他们回来继承祖业做着这些生意,他们很有钱也很满足,他们从来没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体面的,也不像陆步轩说“混得差”。 其实,陆步轩大可不必为“卖猪肉”而惭愧。他生意场上的伙伴,同是北大校友的陈生,因为开办养猪公司,身价已经高达40多亿。北大的学生可以做科学家、可以做白领,也可以去养猪和卖猪肉的……

  [新闻观点]

  “卖猪肉”不是个人人都拿得下的活。只要卖得好,卖出了社会责任,卖出了一片事业,就是为母校增光。也许,真正让陆步轩哽咽的,是曾经就业经历的无奈,是学有专长却不得其位的苦楚。所以,欧巴,你真的不必自责,抱愧的应该是这个俗世。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