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变性”新闻无聊在哪

2013年04月01日 07:06   来源:红网   窦永堂

  “一个公鸡居然它要下蛋,跟它好过的小母鸡怎么看?孵出的鸡崽儿它叫啥?它今后在鸡界怎么混?”2007年春晚上,赵本山包袱中那只下蛋公鸡爆红荧屏,而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事儿。

  下了8年蛋的老母鸡,前不久突然变成了“男儿身”,高高扬起的尾毛、雄起的颈部……而正如小品中所说,这一鸡界的轰动事件,让它成为十里八乡的明星。(3月30《沈阳晚报》)

  读罢这则本具娱乐性、本可以赚取更多读者眼球的新闻,不禁想起与此类似的母鸡变性消息,竟生出些无聊厌倦之感。

  煽情过烂,夸张失度。此类消息,大多详加铺陈描写,2010年4月26日的《成都商报》,有篇“大邑县一村民家中母鸡突现变性特征”的报道,竟然写了洋洋洒洒的两千多字。内文大多少不了“从没见过的新鲜事”、“令人震惊”、“天下奇闻”、“十里八乡传遍”等字样。而实际上,母鸡变性奇则奇矣,却绝非仅闻。母鸡出现公鸡特征的例子,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仅以赵本山小品《公鸡下蛋》上演以来的时段统计,母鸡变性的报道就有多例。

  强扭角度。小品说的是公鸡下蛋,而开头援引的这则消息,说的却是老母鸡变成了会打鸣的“男儿身”,不再下蛋。为了和赵本山小品联系起来,下笔就强扭行文。作者意在表达变性之奇,却无自然过渡转承字样。

  标题雷同。几无例外地与小品挂钩:《户家母鸡“变性”会打鸣成母“战斗鸡”》(2010年7月8日东亚经贸新闻)、《变性母鸡母鸡中的战斗机》》(2010年7月16日四川新闻网)、《打鸣母鸡母鸡中的战斗机》(2012年2月13日《温岭日报》)、《温岭出了一只“战斗鸡”从下蛋母鸡变成打鸣的“公鸡”》(2012年2月22日中国台州网)。

  牵涉到的人物大多是李老太、张先生、王老汉、陈女士、刘大妈、马大娘、贾奶奶,真名真姓的少而又少。现身说法不是来自有名有姓的人物,这使新闻的真实性大大减弱。

  形容词、程度副词叠加,浓墨重彩,大加渲染。常用语有:摇身一变,活脱脱,高大魁梧,昂首挺胸,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动作粗暴,丝毫没有了母鸡特有的温顺……

  刻意强化“性”意识。诸如:这些变性了的母鸡,时时有母鸡追随左右,凭借魅力,开始统领鸡群四处溜达,不时和附近的母鸡嬉戏,引领别的母鸡觅食;不时地向母鸡们“展示”自己的羽毛;一看见有其他母鸡的身影,就拍着翅膀上前陪伴左右;平时也不和母鸡玩了,吃食的时候也不过来……

  结论武断。文末几无例外地请专家把脉。结论也是惊人一致,或推测饲料中雄性激素过多,导致母鸡卵巢萎缩退化,或称受特殊疾病或受外界射线等刺激,致内分泌紊乱、体内雄性激素增加。而更多的是企图传递某种情感和引导受众认知,以启发、暗示等手法,引导受众往环境生态恶化的大背景上靠拢,引人深思和遐想。通过报道“巧妙”流露某种倾向性,诱导受众,常会影响新闻的真实程度。

  读到过三则不错的母鸡变性消息:一为《英一母鸡改变性别2年长出鸡冠变公鸡》(2008年10月24日《新京报》),二为《母鸡不下蛋渐渐变公鸡》(2011年4月2日《深圳都市报》),三为《鸡也变性母鸡变公鸡几率万分之一》(2011年4月1日新加坡《联合晚报》)。第三则平实、简洁、有趣,录在这里:

  英国母鸡“格蒂”无端端变性长出鸡冠,变成雄赳赳的公鸡,主人决定替它改个男性化名字,叫伯蒂。

  剑桥郡妇人霍华德买了三只母鸡,去年底“格蒂”不再生蛋,霍华德不以为意,某天后院传来鸡啼,赫然发现“格蒂”长出鲜红鸡冠和垂肉,变成一只公鸡。

  兽医指“格蒂”左边卵巢退化,右边卵巢开始释出睾丸素,令它出现公鸡性征。专家指,动物变性几率仅万分之一。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