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企业热衷“搞定”政府的弦外之音

2013年02月26日 09:54   来源:荆楚网   林萧

  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商务调查”,通过对1214位中外企业高管的问卷调查显示,90%的受访高管认为与中国政府搞好关系对其企业重要或者非常重要,有53%的外企宣称在中国为了维系关系投入的资源比在本国市场多。(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在中国经营的本土企业及外资企业及时调整商业战略,以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已成了当前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严格意义上说,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过多资源投入与政府维系关系,未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说,影响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有企业诚信、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等等,其中诚信被视为企业的生命线,任何缺乏诚信的企业都难以在商海中持久生存。在受访的企业中,九成企业将与政府搞好关系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这其中固然有政府在招商引资等方面政策优惠的吸引,更多地折射出企业对政府的过多依赖,在此不难得出一个公众不愿意看到的悖论:与政府搞好关系就能赢得更多市场,“搞定”政府部门就能为企业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在此语境下却忽略了自身的发展,甚至误入发展误区。同时在这样的环境因素下,监管松懈、钱权交易等难免暗藏其中,也为官员贪腐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企业通过与政府搞好关系的最终结果,就是企业获得了短暂发展,公众却要为企业产品质量无保障、服务不到位造成的现实危机“埋单”。

  对于本土企业而言,最大的顾虑是“宏观经济调整”,46%的本土企业将其列为主要顾虑。此外,法律法规不清晰并经常变动、各地对中央政策执行不一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顾虑。有顾虑就不能安心发展,政府作为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与政府关系搞好了,得到的政策支持以及能听到的各种“内部消息”必然增多,这些对于企业自然有益,正因为如此,企业通过各种公关途径“搞定”政府就成为一种必然手段。

  相对本土企业,外企对中国法律普遍缺乏认识和了解,政策的变动及执行不力也同样影响外企发展。在对待外企问题上,各级政府惯有的做法是大开方便之门,不少地方政府将吸引外资当作一种政绩,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经济亏损等为代价。政府的过度礼遇,外企自然而然将与政府搞好关系视为重要举措,进而出现在中国为了维系关系投入的资源比在本国市场多的“怪象”也就不难理解。

  面对九成企业与政府搞好关系的“心声”,政府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装聋作哑。法律法规如何健全与有效执行,监管到位与企业发展如何实现“双赢”,本土企业与外企如何在制度约束下良性发展,在“搞好关系”的背景下,政府扮演的不能只是“和事佬”的角色,更多地应该有所担当,其传递出的弦外之音发人深省。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