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保壳行为折射企业求生之道

2013年01月07日 08:4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谭浩俊

  ST公司的保壳之战、求生之争,既充满戏剧性,也充满太多不确定性。对绝大多数ST公司来说,即便能把壳保下来,也是换汤不换药,不会有什么理想的效果。对这样的公司进行投资,对股民来说,无疑是不明智的。

  近期,濒临退市边缘的ST公司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拿出所有可以拿出的招术,力求能够留在市场。

  而ST公司所在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薄上不减少一家上市公司,也是用尽各种手段,帮助ST公司“改善”业绩,力图保住壳资源。

  可以肯定,在这场保壳大战中,绝大多数公司都能顺利保壳,继续活跃在股市,成为股市一支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的力量。

  也许,在这场保壳大战中,最纠结的可能是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也就是常说的普通股民了。因为,保壳本身就是一次利益博弈。保壳成功,就是一种利好。尤其是通过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保壳成功的企业,还能给股民带来不菲的利益。即便不是通过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保壳成功的企业,也会在保壳成功以后,形成短期的利好,给投资者带来短期收益。

  问题在于,这种类似于“速成鸡”的保壳方式,到底能给广大股民带来什么呢?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隐患呢?值得管理层和广大股民认真思考与研究。

  我们注意到,在保壳大战中,除了通过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保壳成功的企业之外,采用其他方式保壳成功的ST公司,在保壳过程中,似乎并没有什么新的花样,也没有什么新的办法和措施。所采用的仍然是政府补贴、出售资产、“溢价”转让股权等。

  对政府补贴来说,由于企业并没有充足的拿政府补贴的理由与依据,如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专利技术、特别贡献等(如果有这些,企业就不可能戴上ST帽子)。政府能够如此“大方”地给ST公司补贴,完全是为了保壳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企业发展。因此,在补贴过程中,很多地方都会进行技术处理,亦即左手给补贴,右手将资金拿回来,补贴资金只是在企业账户上转一圈。对企业来说,并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补贴。就算补贴真的给了企业,也只能填“洞”,对企业下一步发展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影响。因为,这些年来,ST公司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结果都是一样。

  由于与以往相比,此次保壳大战直接关系到ST公司能否继续留在市场,因此,除“积极”向政府申请补贴之外,出售资产与转让股权,成为ST公司保壳的最主要手段。特别是那些没有地方政府撑腰的ST公司,更把出售资产与转让股权作为保壳的唯一手段与办法。

  所不同的是,正常的出售资产与股权,都是依据企业的发展目标与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出让。而ST公司出售资产与转让股权,完全是为了保壳需要,是迫不得已。由于ST公司大多资产质量很差、股权价值不高。按照正常程序,大多卖不出好价钱。如此,出售资产与转让股权就难以达到保壳的目的。因此,资产和股权都必须“溢价”、甚至“高溢价”出售和转让,才有可能达到保壳的目的。但是,有谁愿意接手这些质量不高、价值不高的资产与股权呢。于是,只有通过关联方来接手。且不说是否完全合规,就算合规,这样的出售与转让,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与影响,值得关注。

  显然,ST公司的保壳之战、求生之争,既充满戏剧性,也充满太多不确定性。对绝大多数ST公司来说,即便能把壳保下来,也是换汤不换药,不会有什么理想的效果。对这样的公司进行投资,对股民来说,无疑是不明智的。

  也许,我们不能过于苛求管理层,在对包括ST公司在内的垃圾公司纵容时间过长的情况下,指望一夜之间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好,确实不太现实。但是,允许ST公司都以这样的方式去保壳和求生,似乎又不是市场健康发展所应该出现的现象。看来,要想让投资者真正确立价值投资的理念,让投资者不再在ST公司的求生中找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T公司可以通过努力不退出的市场,但留在市场的思路必须改变,思维必须转变。ST公司的保壳行为,也直接反映了中国企业的求生方式。这种不在正道上找出路,而在邪路上求活路的思维方式,要想成为真正优秀的企业,难!对这样的企业,广大股民只有“敬”而远之,这样才能让企业去主动寻找生存的源泉,不要贪图一时之利。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