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海市发放了多轮餐饮消费券,发放对象是所有位置信息在上海市的消费者。因为抵用比例较大,很受市民的欢迎,每次发放都很快被抢光。但是也有市民反映,这消费券太难抢了:手快手慢都抢不到。如此热门的消费券,却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库存充足,加价可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海警方最近所侦破的一些案件为此提供了答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杰等4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各类抢券任务,组织大量人员通过软件改变手机定位实施抢券,骗取消费补贴;黄牛胡某等人招募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合作对象,将手机IP地址更改为上海后,就开始领券,然后把这些消费券再卖给餐饮店老板郭某。而郭某则虚构交易,使用这些消费券骗取补贴。
也就是说,本来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券,却被一些人通过专业软件疯抢后用于倒卖,或者是被一些经营者直接拿来骗补。显然,这样的操作之下,消费券实际成了一部分人的“唐僧肉”,不仅让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也严重削弱了消费券对消费的带动作用。这种连锁反应,提醒各地在消费券发放的过程中,务必得做好配套的跟踪把关,堵住消费券被蚕食的漏洞。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消费券的发放增多,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针对消费券的“围猎”现象。除了黄牛招募大量人员利用专业软件抢券进行倒卖、部分经营者虚构交易骗补,还有的商家则是在补贴政策出台后对商品进行“突袭式”涨价。如有的家电产品,原本消费者通过消费券最高可减免2000元,在商家涨价后,消费者最终获得的减免则只有200元。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补贴都被商家“薅”走了,这明显是背离了消费券发放的本意。而一些商家“临时提价”“虚假标价”,更涉嫌违法。
客观说,几乎每个领域,只要存在发放补贴的行为,都难免会面临骗补、套补的挑战。对于消费券遭遇种种恶意“薅羊毛”的可能性,制度设计上本就应该有相应的防范考量。并且,在大数据技术普及的今天,这种防范按说也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在抢券环节,可针对IP地址进行技术性锁定。像目前上海有关部门已表示将通过强制刷新IP地址等方式,防范黄牛通过软件改变手机定位实施抢券的行为。在消费端,可针对消费券的使用情况,多一些跟踪排查。如有的商家在某个非正常营业时间点对消费券进行集中核销,这就明显存在恶意骗补的嫌疑。而对一些商品在补贴政策出台后价格的“突袭”变化,同样也该有相应的市场监测,并鼓励社会的监督举报。
同时,也应该重视提升恶意骗补、套补行为的违法成本。如抢券后加价倒卖有价票证的行为涉嫌违法,商家通过虚假交易骗取补贴的行为涉嫌诈骗。对此,就该通过严肃执法来增强对各类恶意薅消费券羊毛行为的后果预期,遏制随意在消费券上动“歪脑筋”的侥幸心理。
此外,在当前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大背景下,面对消费券发放所面临的容易“跑冒滴漏”及边际效益下降的现实,也有必要思考如何创新消费券发放方式乃至增加新的更普惠的消费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