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今年10月启动以来,各地方、各银行快速响应,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11月底,各地累计走访1207.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194.2万户纳入“申报清单”,130.3万户纳入“推荐清单”。银行对“推荐清单”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2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2万亿元。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主持人:尹传刚
嘉宾: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张敬伟(经济学者)
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主持人: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何作用?
匡贤明: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设立门槛相对较低,为个人创业提供了机会。许多创业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创意、技术或者少量的资金开办小微企业。目前全球知名的大型企业、独角兽企业,不少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小微企业活力强,经济体活力就强;小微企业竞争力强,经济体竞争力就强。
李长安: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器和创新基地。千千万万小微企业发展如何,直接关乎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力。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发展小微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张敬伟:小微企业虽然“小微”,却是富有创业、创富、创造、创新精神的经营主体,释放着磅礴的市场能量。小微企业在提振消费和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的是,小微企业体量较小,防风险能力较差,也容易陷入困境。以资金问题为例,由于缺乏抵押品、信用等级较低,许多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极大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便利度,可谓“及时雨”
主持人: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痛点。今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构建这一工作机制,有何深意?
匡贤明:从全球情况看,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一个普遍性的难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中央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普惠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就是要通过政策引导,使小微企业能够以可承受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是为了打破信息不对称,统筹供给与需求,促进信贷资金直达基层,进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并存的问题。
李长安:这一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搭建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极大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便利度,可谓“及时雨”。从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痛点、堵点入手,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微企业的活力,对稳增长、惠民生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敬伟:这一工作机制使得低成本信贷资金直达基层,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且快速便捷。同时,利率适宜。通过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总体上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这一工作机制也增强了小微企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小微企业看到了政策干货,得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化解了融资难题,有助于提升其韧性和竞争力。
持续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主持人: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你们有哪些建议?
匡贤明:从实践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关键在于从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出发,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的增信机制。在这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可作为空间。
小微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没有完整的财务信息。他们只有大量散见于市场交易中的非正式信息(如流水、水电、口碑等)。传统的小额贷款技术难以把这些大量的非正式信息显性化、结构化,贷款风险难以有效评估,从而导致小微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放贷难。为此,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各银行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小微企业增信系统,由此从根子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李长安: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必须久久为功,勇于创新。要积极加强适配性产品的创新开发,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建立,从实践来看取得了显著效果。
下一步需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将该机制建设成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此次协调工作机制的参与者众多,除了各级政府、金融部门外,还包括了街道社区等,如何让这么多的参与机构能够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张敬伟:首先,要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固化下来,从战略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长效化。其次,建立智能化的小微企业信息库,实现市场监管、海关、金融、财税等部门的互联互通。通过动态化的数据分析,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