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有热爱的“人生之书”

2024-04-24 13:49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让每个孩子有热爱的“人生之书”

2024年04月24日 13:49   来源:扬子晚报   薛蓓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近期,话题“全网嘴替史铁生”冲上热搜。有社交媒体上“史铁生”相关话题播放量破30亿次。笔者发现,跟史铁生有关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000万,且相较其他热搜,讨论数和质量都很高,参与讨论的数据动辄数千上万。近年来,年轻人重读他,不光阅读,还到地坛打卡;孩子也一再阅读他,《我与地坛》等史铁生作品及其精彩句段,被引用率相当高。

  此外,很多知名作家当下也很受年轻人追捧。在网络上,有博主以鲁迅的语言风格、动漫视频的形式谈当下热点话题,累计点赞上千万。作家余华更是成为许多95后、00后眼中的“顶流”,作品《活着》也一直占据各大畅销书榜、借阅书榜。这些严肃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频频火热、出圈,带来什么启发?

  其一,与其说这些作家及经典爆火、翻红了,不如说这意味着对读书的需求越来越大。正如时下很多年轻人喜欢史铁生、余华们的理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年轻人的嘴替”。在忙碌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年轻人越发喜爱读那些富有内涵的文学作品,从书里的大千世界体验酸甜苦辣,与作家笔下跌宕起伏的人生“对话”,这是一种面对压力的自我调节,也是一种不甘于躺平的自洽调适。

  其二,目前,电子阅读已在现代人的阅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方式,电子书籍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载体。最近有媒体报道,不少高校图书馆纸质书借阅量近年来出现下降。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电子书人均阅读量已经超过纸质书。以史铁生、余华为例,一些年轻人就是从网络上了解了他们,读他们的作品。

  其三,与其说阅读教育是为了读书而读一本书、数本书,不如说帮助孩子寻找收获一生带得走的“书”。读书,不能停留在跟随模仿别人读书,也不能单单为了读书而读书,更有长远意义的,是让孩子真切感受到从读书中可以收获知识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和创新思维。读书永远不止于“书读完了”,而是要让孩子产生读书的内动力,收获在校园里读的书,还能寻找到带得走的“书”。愿家校社携手,一起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的习惯,收获真正热爱、具有意义的“人生之书”。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