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减税降费更给力

2022年02月28日 07:12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在去年1.1万亿元的基础上,财政部明确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市场主体高度关注政策发力点。随着一系列部署,新一轮减税降费“施工图”逐步明确,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坚持阶段性政策为主,与制度性措施相结合,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减税降费似春雨润苗,惠及1.5亿户市场主体。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400亿元,超过53万户次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政策,近9万户个体工商户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892万户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春江水暖鸭先知”,持续、深入、有力的减税降费,对于帮助广大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维持供应链稳定,保持市场活力,度过经济难关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用发展眼光看,减税降费是一道“四则运算”综合题:用政府收入的“减法”、为企业纾堵去痛的“除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解好这道综合题,推动实现正和博弈——减税降费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财政增收。权威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收入预算。由此来看,减税降费非但没有使得税收收入减少,反而让税收来源更加多元、基础更加扎实。

  虎年开局,政策再加码。2月22日,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今年要做好六方面工作,“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排在了第一位。“更大力度”不仅意味着减税降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更体现在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让更多市场主体受益。与此同时,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可见,今年的减税降费将是一套“组合拳”。打好这套“组合拳”,既讲力度,更求精度,力求“拳拳到肉”,产生实效。

  以力度催化温度,夯实企业获得感。减税降费不是花拳绣腿,要有力度,要让市场主体真真切切感受到。今年的减税降费,延续实施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11项税费优惠政策,扩大部分已有政策的优惠力度。从过往实践来看,个别地方对减税降费心存疑虑,主动性、积极性不足。特别是在降费方面,诚意欠奉甚至阳奉阴违。一些减税降费政策未能有效落实,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增加市场主体负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背离了政策初衷。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需要上下同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更大力度推进。

  以精度激发速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减税降费不是平均用力,要有精度,要聚焦关键环节、重点人群,助力重要目标实现。2021年,我国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出台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类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3万亿元,减免税额3300多亿元。财政部在解释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时,明确表示要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科技创新。可以预见,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引导、培育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办成大事,将会成为今年减税降费的重中之重。

  以广度增进强度,发挥1+1>2效应。减税降费不应“单兵作战”,要有广度,要与其他助企纾困政策协同联动,形成合力。目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系列困难,特别是成本压力来自大宗商品、融资、物流、用工、房租等多方面。为此,减税降费政策要与财税政策、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等政策组合起来,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共同促进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虎年开新局,当有新作为。减税降费“任务书”“线路图”已明确,接下来就看战斗力,要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精准发力,减税降费更给力

2022-02-28 07:12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