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促中国经济韧性更足

2021年12月22日 07:01   来源:北京日报   刘典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其中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份细分市场首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重要保障。当下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存在核心技术能力不足,产业链关键环节主导权和控制权薄弱等难题。而科技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底色和灵魂,培植“专精特新”,瞄准的正是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短板。以半导体行业为例,无论是研发大直径22英寸单晶硅材料,还是实现电子特气生产全流程自主可控,都是“小巨人”企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攻坚克难、提升自主化水平的缩影。这些在细分领域上成就卓越的“隐形冠军”,有望在专业化、精细化生产的道路上继续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中国现有发展环境看,“专精特新”企业迅速成长有三大主要优势。首先是工业化建设优势。这一方面归因于我国工业基础良好,产业体系完备,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工业体系,为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肥沃土壤。其次是数字化转型优势。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结合,意味着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工业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制造业要求。因此,在高度细化的社会分工结构下,需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以尖端技术增强产业链节点之间的协同合作,打造出一个平台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未来工业生态系统,以工业互联网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后则是市场规模优势。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叠加多元化的新型消费需求,都将有力驱动企业生产质量的提升。

  一池好水优势明显,关键是如何养好活鱼。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不妨通过政策层面的多措并举,引导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再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优质企业培育库扩围。同时,资本市场也应充分酝酿上市融资绿色通道,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此外,还要提高对企业创新失败的包容度,让更多中小企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积极培育“专精特新”,打造更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经济便有了更强韧性,持续创新发展也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作者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课题专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专精特新”促中国经济韧性更足

2021-12-22 07:01 来源:北京日报 刘典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