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道路陆续联通、产业逐渐互补,长三角区域还在通过城市功能统筹、产业与创新协同、环境共治等手段,不断完善和提升区域一体化实现路径。可以说,长三角区域看得到的“硬资源”正在加速一体化。
应该看到,在“硬资源”加速一体化之际,也倒逼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这一类“软资源”实现一体化。同时,只有实现数据“软资源”的共享,才能促进新型区域合作与深度对内开放,带来经济的新增量、发展的新动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多赢合作新模式。
随着各地“一网通办”的推进,形成了上海“一网通办”、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以及安徽“皖事通办”的各自优势。同时,长三角各地已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从大数据产业支撑来看,长三角拥有上海市北高新大数据产业基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南京园区、常州百度大数据产业园、浙江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长三角各省市均有良好的设施基础和产业基础,并且衍生出良好的大数据基础。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大数据中心集中了全市的政府数据,另有工业、金融、零售、房地产、医疗、教育、交通、贸易等行业数据。
数据资源分散,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只有实现让更多数据在一个平台上“共享”,才能真正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基于数据化、物联化、智能化,在长三角区域搭建一体化智慧平台,可以将有限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之可控、可预测,进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长三角地区居民和企业按需精准服务供给,提升协同共享水平,进而为突破更深层次一体化难题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可喜的是,长三角区域已经开始在数据一体化方面进行多方面尝试,并让企业和居民实实在在体验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比如,为了让办事群众不出省就能简单办理省外事项,浙江嘉善县市民中心长三角一网通办专区还集成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多部门资源,推行跨省办理“一站式、集成式、保姆式”服务。作为把工厂落户到嘉善的上海企业歌斐颂巧克力小镇集团有限公司,不用两地跑就办下了嘉善首张冠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营业执照。长三角“数据”一体化红利充分释放,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
从长远来看,加快长三角区域数据“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进程,能够重构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空间界限与运行底层架构,也将推动政府部门由传统的条块分割变革为开放、协同、合作、互动的新格局,真正构建起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共同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治国)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