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李君:让岫云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2020年11月20日 16:11   来源:全国人大   

  核心提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在岫云村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待了12年,他亲眼见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我们村一个老百姓的话来说,这辈子没有想到能过上现在这种生活。”

  “年轻人,好好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说的话。

  “这6个字对我来讲,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动力。”李君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李君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直播为乡村代言。他说,我们村是秦巴山深处一个非常普通的村子,希望再过些年,大家听到岫云村的时候,它已经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名字。

  这是因为李君在岫云村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待了12年,他亲眼见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我们村一个老百姓的话来说,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过能过上现在这种生活。”

  2010年,岫云村“两委”换届,25岁的李君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在过去的十年中,李君带领岫云村村民摆脱贫困,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他也先后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等荣誉。

  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参加全国人代会。(李君供图)

  01

  放弃都市高薪,奔回贫困山区

  十几年前,李君大学毕业后应聘为成都市一家大公司高管,坐在办公室管理一大帮人。如今,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基层村官,每天跑田坎忙农事,带领村民一起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李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山区也有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就是我们的理想!”这句话,就是李君带领乡亲们共同奔向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底气和勇气。

  “80后”的李君,出生在距离苍溪县城52公里的白驿镇岫云村。山高路远,交通受限,村子里的很多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贫穷的大山,也无法真切感知到外面的世界,青年人对于自己家乡居然没有丝毫的归属感。这种尴尬情况,让在成都打拼的李君深有感触。特别是逢年过节回到老家,他看到村子里的窘境,那种贫困的村容村貌,一次次在他内心刻下痛楚的烙印。

  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年轻人能否想想办法为家乡做点什么?若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这样的青春应该更有意义。经过一番认真的考量之后,李君放弃了在成都的高薪工作回到了家乡。

  02

  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李君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引投资、修村道,发展特色农业。村民们利用岫云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终于走上脱贫奔康的道路,岫云村生态农业招牌越来越响亮,并在成都有了“岫云品牌”的一席之地。

  李君与村民就农产品质量进行交流。(李君供图)

  2014年,李君带领全村成功开展了第一次“远山结亲 以购代捐”活动。当时,现场来了10多个企业,50多个爱心家庭,现场认购了56万多元的农产品。村里家家户户的鸡、鸭、猪,米、面、油、蔬菜都以高于市场价30%以上的价格卖出去,这在当地炸开了锅。后来,李君又陆续组织中国建设银行、启阳集团、中国大唐等单位到村上开展“以购代捐”活动10余次,结对认购的城市家庭1200多个。中国大唐集团还给村上捐赠了一辆运输农产品的冷藏车。

  村里的生态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城市,老百姓有了内生动力。和传统的捐赠相比,城市家庭企业也更愿意接受“以购代捐”这种方式。它不仅让捐助者有了回报,也让受助者更有尊严。

  李君在岫云村首创的“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君也把百姓的呼声和发展的难题写进了意见建议。“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大多数农产品只靠低价策略,不在产品质量、品牌上下功夫,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李君认为,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03

  打造“岫云村”品牌,让吃的人健康,养的人小康

  比如,怎样更好地解决农产品稳定上行的问题,岫云村怎样走出去实现乡村振兴?

  李君和岫云村的村民们一起思考着、实践着。把“绿色环保”作为特色农产品的卖点,成为了岫云村在市场上引以为傲之处。除了网上销售渠道和定向供应部分超市外,另一个拓宽岫云村特色农产品销量的渠道就是位于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大道的“岫云村·汤馆”。

  在成都这座全省诸多特色美食汇集之地,都市食客寻味美食的场所有千万个。然而,岫云村·汤馆却与众不同,吸引了大量的八方来客。食客们一走进这家汤馆门口,总会被门楣上的16个字所吸引:苍溪县生态农产品线下销售体验中心。

  这家店内的美食食材全部来自岫云村的特色农产品,店内的工作人员也均系岫云村村民。做菜的20多个服务员都来自岫云及周边村子。

  李君与村民一起进行直播带货。(李君供图)

  在这里,他们说着岫云村的话,卖着岫云村产品,讲着岫云村的故事。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和自豪。消费者在这里不仅吃到了健康的食材,顺带还买走村里的绿色农产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参与了扶贫和乡村振兴——这就是吸引前来消费的都市饕客们的独特魅力。

  由此,岫云村的山货和岫云村的村民,就以这样的全新方式,在远离家乡数百公里的省会成都扎下了根。2018年,岫云村在成都市和苍溪县又开设了三家农产品专卖店,并在成都华西医院等设立专柜销售;开发出小农户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仅让小农户的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可溯源,还有效解决销售难题。

  “我们一端连接城市,一端连接乡村,让吃的人健康,养的人小康。”李君说,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连锁化经营,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岫云村已经带动周边59个村、2882户小农户加入岫云村品牌计划。

  “2015年,我们村有个贫困户,以前在村里出了名的脏乱差。自从我们把他家养的两头猪在网上拍卖了7600元的高价,而当时本地的市场价格最多卖3000元左右。”李君说,此后他每天很早就起床收拾环境卫生,打猪草,喂鸡喂鸭,一年在家里也能挣2万多块钱。互联网能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让贫困户有了精气神!

  未来,李君希望岫云村的连锁店能早日开遍全国,带动更多的小农户和弱势群体靠勤劳的双手致富,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机遇,希望更多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归乡村、扎根基层,我坚信农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成城里人羡慕的地方!”李君说。

  策划:王萍、于浩、李小健

  作者:于浩、钟德波

  责编:舒颖

  脱贫路上的最美代表风采

  ●脱贫路上的最美代表风采

  ●罗应和:帮助搬迁群众拔掉穷根

  ●朱有勇:将小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

  ●乔进双梅:让姐妹们“绣”出有车有房的新生活

  ●张继新:从牛圈里蹚出一条致富路

  ●石光银:“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

  ●格桑德吉:让幸福的格桑花开满墨脱

  ●毕生忠: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拉一把

  ●宋庆礼:让咱农民兄弟都享受到产业红利

  ●左香云:互联网将成就神山村的新梦想

  ●王怀军:为了10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

  ●石丽平:“要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一片蓝天”

  ●郭凤莲:让更多乡村“敢叫日月换新天”

  ●黄炳峰:贫穷不复返 毛南不再难

  ●雷燕琴:用旅游为畲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初建美: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想帮一把困难的人

  ●刘入源:“光自己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耿遵珠:用大棚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

  ●赵会杰:“小庙子村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马银萍:不管有多难都要把他们扶起来

  ●沈昌健:农民搞科研,也能让土里长出“金子”来

  ●陈秀艳:杠杠的精气神就是咱的最大财富

  ●罗朝阳:让“梦里壮乡”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朱朝治:种红彤彤的樱桃,过红火火的日子

  ●尤良英:每一颗红枣里都有一个致富的故事

  ●吴艳良:合作结硕果 美化暖心窝

  ●龙献文:甘做牛角山村的孺子牛

  ●马豹子:变魔术“变”出好日子

  ●汪其德:致富“头羊”让乡亲喜洋洋

  ●刘发英:情系贫困生 甘做“摆渡人”

  ●冯乐平:把小西瓜做成大产业!

  ●吉克石乌:让彝族孩子“尝到读书的甜头”

  ●李洪亮:融合发展带给农民的好处实实在在

  ●吴彦?:海归种柑橘,甜了村民心

  ●王银香:乡村振兴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程桔:双肩扛起山村脱贫千斤担

  ●朱登云:都市“白领”变身苗乡侗寨“领头羊”

  ●李铁:“一个困难学生也不能落下”

  ●高向秋:在黑土地上种出红火新生活

  ●王能干:让万亩荷塘成为村民的金饭碗

  ●孙军:科学种地,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

  ●兰念瑛:绘就富民强村的美丽画卷

  ●罗来昌: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谭建兰:助力椒农们的日子红红火火

  ●陈先志:为村民铺就致富茶路

  ●谷凤杰:把好事实事办到村民的心坎上

  ●刘锦秀:愿做大别山区精准扶贫“领头羊”

  ●赵皖平:发挥专业力量全力“战贫”

  ●彭石华:“让大家生活得更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萌萌: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致富

  ●马慧娟:让文化清风吹拂乡村沃野

  ●王建伟:茶产业让村民美了环境鼓了腰包

  ●汤亮:给患儿送去“心健康”

  ●郭凯:把农机合作社办成“精准扶贫”载体

  ●温锦玲:脱贫攻坚展情怀

  ●徐冠巨:卫生室里筑起安心墙 智慧物流连起脱贫路

  ●唐廷波:用特色产业铺就脱贫之路

  ●徐建贤:“让农民得到更朴实的幸福”

  ●庞辉:扶贫路上不停歇

  ●李玉娟:让大南村红色更红、绿色更绿、日子更美

  ●班立桐:将科研做到菇棚里

  ●王绍南:乡村脱贫逐梦人

  ●方中华:“市场兴村”带来方林幸福生活

  ●卢义贞:贫困户的贴心人

(责任编辑:邓浩)

李君:让岫云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2020-11-20 16:11 来源:全国人大
查看余下全文